文|陸玖財經
放在中長期視角,如果滴滴能在穩定國內盤子的基礎上,一邊做大海外空間,一邊通過合作協同,關注民生層面的智能化推進,未來有望爲自身迎來更多的看多機會。
3月18日晚,滴滴發佈了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財報。
先來看下幾項核心財務指標。
營收方面,2024年第四季度,滴滴的營收達到52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494億元增長7.1%;放大至全年範圍,公司營收錄得2068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924億元增長7.5%。
盈利水平同樣可圈可點。在2023年首次實現年度盈利之後,經過後面幾個季度的盈利能力有所波動,但整體向好的趨勢相對顯性。財報顯示,2024年全年滴滴經調整EBITA 43.3億元。
核心平臺交易量和核心平臺GTV(交易總額),均呈現出雙位數增長。
延續了前三季度的增長趨勢,2024年第四季度內,滴滴包括中國出行和國際業務在內的核心平臺交易量達42.66億單,同比增長14.8%,同期核心平臺GTV(交易總額)達1032億元,同比增長14.5%。
2024年全年滴滴核心平臺交易量爲160.05億單,較2023年增長18.8%;2024全年滴滴核心平臺GTV爲3927億元,較2023年增長16.2%。
下面分拆業務具體來看一下。
01 國內出行基本盤穩健上揚
四季度內,中國出行訂單量同比增長10.8%,達到32.5億單,季度日均訂單量突破至3530萬單,這一數據已是歷史新高。如果滴滴能夠保持如此增長速度,想要實現4000萬的日均訂單這一預期,基本再有一個季度便可落地。
至於2024年,滴滴中國出行訂單總量則達到了123.92億單,較2023年增長14.6%;中國出行GTV(包括網約車、出租車、順風車、代駕等業務)繼續增長至3014億元,較2023年增長11.3%。
之前有人認爲,無論是行業地位,還是市場需求,滴滴的國內業務或許已趨近於飽和狀態,但就四季度及全年表現來看,滴滴國內業務仍在穩步增長,且幅度並不算小。
02 海外業務持續表現搶眼
四季度內,國際業務訂單量達到10.16億單,同比增長29.8%,季度日均訂單突破至1100萬單。季度GTV爲249億元,同比增長32%。
再看下全年表現。2024年全年,滴滴國際業務總訂單量達36.13億單,較2023年增長35.8%;總交易額爲913億元,較2023年增長34.8%。國際業務在2024年連續四個季度GTV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
對照前幾個季度的海外數據表現不難看出,滴滴海外業務一直保持着非常強勁的增長態勢,特別是,得益於其在拉美地區的巴西、墨西哥等重點市場的持續投入,2024年,國際出行已實現經調整息稅攤銷前盈利。
這也意味着,國際出行業務可被視爲,在經營層面已不再拖累集團整體利潤表現,這將有助於公司通過優化運營效率,進一步改善盈利能力,以及有底氣嘗試加速對國際化戰略的推進。
03 財報之外,市場其他幾個期待
其一,上面已經提到,海外業務訂單量和GTV持續走高,一方面證明了滴滴國際化戰略的可行性,以及服務海外需求的服務能力;另一方面也爲其擴大海外佈局,注入了更強的信心。
其二,依靠汽車智能化方面的交付,也爲其帶來了更多估值支撐,諸如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聯合研發的首款具備全球化適配能力的L4級自動駕駛前裝量產車型,將於2025年內正式下線交付。
從2023年5月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共同發佈無人駕駛新能源量產車項目“AIDI計劃”;到2024年4月,雙方合資公司“安滴科技”獲批工商執照,合作的L4級前裝量產項目被按下加速鍵;再到同年10月,廣汽集團領投滴滴自動駕駛總規模高達2.98億美元的C輪融資;一切動作都向着“未來這款Robotaxi面向全球用戶提供服務”的方向快速推進。
其三,2023年11月,滴滴曾披露2年內完成不超過10億美元的回購計劃,截至2025年2月28日,已按該計劃回購約1.976億ADS,約摺合8.5億美元,幾近完成。
而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公司董事會已授權新一輪未來24個月內不超過2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持續性回購,也向市場釋放出一個強有力的信號,即公司高層對企業未來成長的信心。
基於此次業績,以及對於滴滴在新一年成長的展望,滴滴創始人、CEO程維表示——
得益於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及公司產品競爭力和運營效率持續提升,我們在第四季度實現了業務的穩定增長。國內城際大巴、市內小巴、攜寵、包車等多元化出行服務快速發展。國際業務堅持“服務本地”,連續4個季度保持高增長。進入2025年,我們在繼續深耕主業同時,堅持“負責任的創新”,推動自動駕駛發展和AI應用,爲乘客、司機和生態夥伴帶來更優質的服務。
04 談下未來的估值
坦白講,對於滴滴這樣一家已處於出行行業絕對龍頭的位置的企業,短期視角並不適合作爲某種評定標準。
基於此,放在中長期視角,如果滴滴能在穩定國內盤子的基礎上,一邊做大海外空間,一邊通過合作協同,關注民生層面的智能化推進,未來有望爲自身迎來更多的看多機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