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後股價大漲!自動駕駛需求爆發,耐世特前景大好?

財華社
03-20

3月20日,耐世特(01316.HK)股價逆市走強,盤中一度漲逾10.36%,截至發稿前,漲幅爲3.82%,報5.70港元/股。

消息面,3月19日,耐世特公佈了2024年業績,成績亮眼。尤其是下半年,公司盈利顯著修復。

此外,耐世特還宣佈將派發2024年的末期股息約2183.5萬美元(或每股0.0087美元)。積極的派息,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也爲公司股價上漲注入一定動力。

將週期拉長看,受近期智能駕駛熱潮推動,耐世特自1月中旬反彈迄今,累計漲幅已超9成。

利潤勁增!中國市場表現亮眼

財報顯示,2024年,耐世特收入約42.76億美元,同比增長1.6%,增速放緩;但歸母淨利潤表現令人驚喜,達6171.9萬美元,同比勁增68%。

整體來看,耐世特全年業績呈現出前低後高的特點。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收入20.99億美元,同比減少0.1%;歸母淨利潤更是直接“腰斬”,同比下跌53.8%,至1569.5萬美元。

經此推算,2024年下半年,公司收入21.77億美元,環比增長3.7%,同比增長3.4%;實現歸母淨利潤4602.4萬美元,環比增長193.2%,同比飆升15.8倍。

耐世特,是全球知名的運動控制技術公司,專注於爲整車製造商提供轉向系統、動力傳動系統及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其產品包括,電動助力轉向(EPS)及線控轉向(SbW)、轉向管柱與中間軸(CIS)、動力傳動系統(DL)、液壓助力轉向(HPS)、軟件解決方案。

市場佈局上,耐世特業務遍佈全球,約51%來自北美洲,31%來自亞太區,剩下來的約18%銷往歐洲、中東、非洲及南美洲等其它地區。寶馬、福特、通用、雷諾日產三菱、大衆,以及中國的比亞迪、長安、奇瑞、長城、吉利、小鵬、理想等全球60多家知名車企都是它的客戶。

按區域看,2024年,受中國整車製造商需求增長帶動,耐世特亞太區市場收入同比增長10.1%至13.38億美元,成爲公司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

作爲對比,受核心客戶銷量承壓、若干項目結束的影響,北美洲分部收入則同比下降2.9%至21.93億美元;歐洲、中東、非洲及南美洲分部收入同比下降1.2%至7.17億美元。

分產品看,2024年,受亞太區客戶特定需求上升,耐世特電動助力轉向(EPS)收入增長0.9%;轉向管柱與中間軸(CIS)同比增長16%;液壓助力轉向(HPS)同比增長5.4%;動力傳動系統(DL)則同比下滑3.4%。

據悉,在產業升級浪潮下,2024年,耐世特成功投產了77個客戶項目(注:亞太區52個,歐洲、中東、非洲及南美洲7個,北美洲18個)。其中,68個爲全新業務,45個爲電動車輛項目。

訂單上,年內,耐世特獲得了總計達60億美元的新訂單。其中,31%爲全新業務(線控、後輪轉向等);28%爲中國整車廠業務。

可見,耐世特收入的增長,主要得益於獲得大量新客戶業務,以及與領先的中國車企保持的持續發展勢頭

至於利潤的大幅提高,耐世特將其歸因於以下因素:1)EBITDA增加7780萬美元;2)與特定客戶項目取消相關的無形資產減值共計4690萬美元,部分被客戶補償2400萬美元所抵消;3)2024所得稅開支同比增加2310萬美元;4)動力傳動非全資附屬公司利潤增加,使非控制性權益的利潤份額增加500萬美元。

展望後市,券商樂觀看好

耐世特業績出爐後,多家券商發佈了研報。多機構表示,在自動駕駛產業升級大浪潮下,線控技術領先的耐世特有望成爲核心受益的標的之一

中金公司指出,2024年耐世特收入創新高,亞太區增長亮眼;下半年毛利率延續改善趨勢,費率整體平穩。

該行表示,2024年公司新獲訂單60億美元,包括與北美全球電動汽車領導者的首個線控轉向業務、與中國領先整車企的首個線控轉向生產項目、與另一家中國車企的首個後輪轉向系統訂單。據公司業績電話會,公司認爲中國整車企推進較快,平臺化、標準化和用戶體驗優化,有望帶動2030年後線控滲透率快速提升。看好REPS、後輪轉向在中國中高端新能源市場滲透率提升趨勢和公司的產品優勢。

摩根大通研報指出,耐世特2024財年盈利低於預期20%,但認爲其股價將受取得線控轉向(SbW)訂單所推動,而非盈利。該行指,維持公司盈利預測基本不變,又指由於耐世特獲得特斯拉 Cybercrab(無人駕駛出租車)的線控轉向(SbW)訂單,以及來自中國汽車代工商的兩宗同類訂單,故將其目標價由5.5元上調至8元。該行料隨着行業加快採用ADAS(高級輔助駕駛技術)及無人的士,耐世特今年將會獲得更多同類訂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