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板首單,募資245億,這家新能源“印鈔機”要衝擊IPO了!

藍鯨財經
03-18

文|華夏能源網

今年A股主板第一單超級IPO要來了。

華夏能源網(公衆號hxny3060)獲悉,3月14日,深交所官網顯示,華潤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潤新能源”)主板IPO申請獲受理。該項目不僅是滬深主板今年受理的首單,還以245億元的預期募資規模,創2022年5月以來的新高。

早在2023年3月22日,華潤電力就公佈了籌劃分拆華潤新能源在A股上市的消息,並於同年6月後獲得上市委員會同意。但隨着2023年8月IPO階段性收緊,華潤電力的上市計劃放緩。如今,在資本市場出現向好苗頭時,華潤電力發起的超級IPO具有很強烈的信號意義。

堪稱”印鈔機“的新能源發電龍頭

華潤新能源是華潤電力(HK:00836)全資子公司,也是華潤電力旗下投資、開發、運營和管理風力、太陽能發電站的唯一平臺。

在行業內,華潤新能源是一家優質新能源發電企業。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資產已覆蓋國內30個省,發電站遍佈風光資源豐沛區域和消納優勢區域。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控股發電項目併網裝機容量爲2820.69萬千瓦。在國有大型發電企業的新能源公司中,華潤新能源裝機規模僅次於華電新能、龍源電力(SZ:001289)和三峽能源(SH:600905)。

華潤新能源在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領域均具備顯著的市場競爭力。其風力發電項目2,156.64萬千瓦,太陽能發電項目664.05萬千瓦,分別佔到全國市場份額4.50%和0.86%。風力發電以九成左右的佔比爲公司最主要收入來源,太陽能發電收入逐年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營收佔比爲12.62%。

值得一提的是,華潤新能源的風、光發電平均利用小時數顯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2024年1—9月,風力發電項目達到1731小時,而行業平均爲1567小時;太陽能發電項目爲1121小時,行業平均爲959小時。

優秀的市場競爭力,使得華潤新能源業績堪稱“印鈔機”。2021年—2024年前3季度,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1.34億元、181.98億元、205.12億元、171.50億元,實現淨利潤65.76億元、64.58億元、84.59億元、63.49億元,保持了57.68%—62.88%的高毛利率和35.49%—41.24%的高淨利率。

本次IPO,華潤新能源計劃募集資金245億元,主要用於進一步加碼新能源發電項目,具體爲“新能源基地項目”“多能互補一體化項目”“綠色生態發展綜合利用項目”及“融合發展型新能源項目”。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將提升公司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拓展和延伸公司風電、太陽能發電業務優勢,穩固公司主營業務競爭力。”華潤新能源稱。

新能源企業IPO機會增多

2023年8月27日,證監會發布《統籌一二級市場平衡優化IPO、再融資監管安排》,明確階段性收緊上市公司再融資,嚴格再融資監管。

受政策影響,2024年以來,光伏、風電、儲能等領域多家企業暫停了IPO,僅光伏領域就至少有16家,涉及募資額超過200多億元。其中不乏一道、中潤、潤陽、新特、正泰安能這樣的行業龍頭。原本籌劃分拆上市的天合富家,則乾脆打了“退堂鼓”。

IPO受阻使得許多新能源企業雪上加霜。光伏、儲能、動力電池等新能源企業普遍面臨同質化競爭、價格戰的碾壓,關閉上市融資通道,使得很多企業財務壓力加劇。爲了融資,許多新能源企業不得不轉道香港上市。

最典型的如光伏電池製造商中潤光能。公司2023年5月向深交所創業板提交A股上市申請,擬籌資23億元,在反饋了多輪審覈意見後於2023年12月過會,但一直沒等到證監會的發行批准。3月13日,中潤光能向香港交易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正式轉戰香港。

(部分終止IPO的光伏企業,表格來源:草根光伏)

華潤新能源二百億IPO獲受理,向行業傳遞出資本市場回暖的信號,新能源企業IPO的排隊問題將逐步得到解決。

事實上,近期IPO審覈鬆動傳聞不斷,包括IPO常態化、交易所已經在約各大投行的時間做宣導,科創板門檻適當降低,主板開放消費類等。據中信證券預計,2025年A股市場IPO數量可能提升至150家左右。按照2024年平均每家企業融資6.8億計算,2025年IPO融資規模可能達到1020億。

就在3月11日,中國證監會黨委召開的擴大會議指出,在支持科技創新和新質生產力發展上持續加力。增強制度包容性、適應性,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企業發行上市。結合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3月6日“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企業的支持機制”的公開表態,具有硬科技屬性的新能源企業將從中受益。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