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據港交所3月23日披露,映恩生物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Morgan Stanley、Jefferies、CITIC Securities爲其聯席保薦人。
據招股書,公司於2019年註冊成立,是抗體偶聯藥物(“ADC”)領域的全球領跑者,致力於爲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ADC創新藥物。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兩款核心產品,即DB-1303/BNT323(一款靶向HER2癌症(包括子宮內膜癌(“EC”)及乳腺癌(“BC”))的HER2 ADC候選藥物)及DB-1311/BNT324(一款靶向B7-H3癌症(包括小細胞肺癌(“SCLC”)、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及食管鱗狀細胞癌(“ESCC”))的B7-H3 ADC候選藥物)。
此外,公司有五項處於臨牀階段的資產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國藥監局”)的研究用新藥(“IND”)批准。公司的創新ADC資產已吸引全球領先的生物製藥公司,迄今爲止已建立數個全球合作伙伴關係,包括與BioNTech SE(“BioNTech”)、百濟神州有限公司(“百濟神州”)、Adcendo ApS(“Adcendo”)、GSK plc(“GSK”)及Avenzo Therapeutics, Inc.(“Avenzo”)的合作,交易總價值逾60億美元。
憑藉公司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對ADC設計的洞察及強大的執行力,公司打造了四大領先ADC技術平臺:DITAC、DIBAC、DIMAC及DUPAC,以突破ADC治療的邊界。
財務方面,於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截至9月30日九個月,公司實現收入分別約爲160萬元、17.87億元、14.62億元人民幣;年內虧損分別約爲3.87億元、3.58億元、5.66億元人民幣。
截至2月19日,公司尚未獲得任何候選藥物的上市批准,亦未從產品銷售中獲得任何收入。預計公司的後期ADC將在未來幾年實現商業化,公司計劃通過選擇最佳商業模式(包括建立公司的內部商業化能力及/或與第三方(如經銷商、合同銷售組織(“CSO”)及許可合作伙伴)合作)使候選藥物的商業價值最大化。
面臨的一些主要風險包括: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公司候選藥物的成功。倘若未能就候選藥物成功完成臨牀開發、取得監管批准或實現商業化,或倘若任何上述活動出現嚴重延誤或成本超支,公司的業務及前景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以及面臨激烈的競爭及快速的技術變革,且競爭對手可能會開發出與公司的療法類似但更爲先進或更有效的療法,這可能會對公司的財務狀況及將公司的候選藥物成功商業化的能力造成不利影響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