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賽迪顧問發佈《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研究500強(2024)》(下稱《報告》),對省級開發區綜合發展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區域發展活力、戰略支撐力、高效組織力等五個方面展開研究。《報告》顯示,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省級開發區的數量不斷增多,截至2024年,我國省級開發區總數量2200餘個,地級行政區覆蓋率超過90%。省級開發區對促進地方經濟體制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放型經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過《報告》也指出,目前省級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面臨管理體制機制亟待理順、同質化發展與競爭加劇、創新支撐產業發展能力不足、產業鏈價值鏈能級不高等問題。例如,多數省級開發區受制於所在地區的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等條件,仍以傳統產業作爲發展驅動模式,創新人才缺乏、研發投入不夠、創新體系不完善,導致創新能力不足,難以吸引和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形成創新發展模式。
爲此,《報告》建議,在深化體制機制改革上尋求新動力,在強化園區頂層設計上尋求新突破,在探索科技與新質生產力中尋求新變革,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尋求新模式。
具體來看,省級開發區可以建立以科技創新爲驅動的產業發展模式,提升科技創新發展能力。打通“產學研用”鏈條,打造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平臺、完善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圍繞開發區主導產業上下游的產品和技術開展研究,促進科技成果快速中試熟化。此外,依託本地創新資源,可以推動建立科技城、科創中心、離岸孵化器等載體,促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同時探索鏈接全球創新資源,加快在國際和一線城市設立離岸科創中心。
同時,可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加強數智技術、綠色技術推廣應用,促進重點產業鏈設備更新、工藝升級、管理創新,建設高標準數字化園區;根據開發區自身發展條件,科學佈局人形機器人、6G、清潔氫、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建立開發區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聚焦開發區重點產業,強化特色化發展,通過產業大會、產業指數等路徑,加大在高能級平臺的宣傳推廣,提升品牌影響力,打造特色產業IP。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網)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