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鴻基公司(00086)扭虧背後:業務協同發力驅動盈利韌性增長 看好另類投資平臺價值持續兌現

智通財經
03-24

今年以來,恒指從最低19600點附近開啓反彈行情,不斷創出新高。年初至3月17日,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漲幅分別達20.37%和31.44%,在全球各類資產中“遙遙領先”。

在當前港股市場強勢反彈環境下,“啞鈴策略”可以通過兩端資產的平衡,實現風險分散和收益最大化。“啞鈴”的一邊是產業趨勢引領的科技成長類資產,另一邊則是穩定的高股息資產。尤其在市場不確定凸顯時,高股息資產不僅能夠提供穩定的分紅收益,還能在市場下跌時起到緩衝作用。

由此來看,通過“啞鈴策略”實現攻守平衡,或是投資者在港股進行資產配置的最優解。新鴻基公司(00086)作爲優質的高股息標的,可以用“確定性分紅”對抗波動,自2024年至今,新鴻基公司股價漲幅接近35%,漲勢喜人,可見投資者對其認可。

3月20日,新鴻基公司發佈2024年度業績。期內,公司總收益爲38.43億元(單位:港元,下同),股東應占溢利爲3.78億元,同比扭虧爲盈。此外,公司宣佈派發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14港仙。連同中期股息每股12港仙,每股股息總額爲26港仙,按3月21日的收盤價算,公司股息率接近9%。自1997年起,新鴻基公司透過股息派付及股份回購向股東返還合共154億元。

重回盈利軌道+“真金白銀”回報股東,新鴻基公司經營向上,得益於其在充滿變數的金融市場,通過多元業務協同,增強投資組合韌性,從而獲得正向回報。另外,強勁的流動性和低負債率,爲公司持續增長和抗風險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壓力測試下盈利韌性增長 投資管理業務穿越變局獲正回報

近年來,隨着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貿秩序正面臨新的挑戰。與此同時,在高利率與強美元的雙重衝擊下,全球經濟復甦的節奏屢屢不及預期。充滿變數的市場環境,打斷了不少企業原有的成長節奏。

儘管發展前景多了一些不確定性,但在壓力測試之下,依然能實現穩健經營的公司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新鴻基公司作爲領先的另類投資公司,憑藉多元化業務(涵蓋信貸、投資管理及基金管理),成就穿越週期的韌性成長。具體來看,信貸業務作爲“現金牛”,爲公司持續的財務健康和業務戰略發展提供強大的底氣;投資管理業務憑藉穩健多元的投資組合管理能力,整體回報率穩中有進;基金管理業務更是展現出強勁發展勢頭,爲新鴻基公司打開新的成長空間。

期內,公司能夠實現盈利韌性增長,離不開三大業務協同發力。具體來看,公司信貸業務除稅前利潤8.07億元,是利潤第一大來源;新業務基金管理貢獻4900萬元,一躍成爲公司利潤的又一增長引擎,值得關注的是,投資管理業務取得正向投資收益,亦是新鴻基公司重回盈利軌道的重要推手。

根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投資管理業務由另類投資、公開市場及房地產組成,另類投資作爲該分部的核心業務,資產佔比達到74.2%。值得關注的是,期內公司投資管理的收益總額爲3.94億元,同比扭虧爲盈,此外,投資管理業務的所有分項均實現正回報,另類投資、公開市場及房地產的年內回報率分別爲2.6%、1.7%及3.0%。更爲亮眼的是,持續對沖基金錄得回報 10.6%,引領其他分項。

回顧2024年的金融市場,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年初,部分新興科技板塊在創新浪潮的推動下嶄露頭角,一度引領股票市場上行。然而,隨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加劇,以及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干擾,股市很快陷入了大幅波動之中。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路徑依然是影響全球股市的關鍵因素之一,加息預期的反覆變化如同“指揮棒”,左右着資金的流向和投資者的情緒。

新鴻基公司探索投資組合的彈性和多元化,使得公司另類投資和房地產的金融工具分別錄得已兌現收益8620萬元,以及未兌現收益2.5 億元。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至2024年的5年間,另類投資和房地產的金融工具累計已兌現收益爲 52.48億元,充分證明公司通過多元的投資組合持續獲得有利回報。

事實上,無論是保險公司,還是家族辦公室和個人投資者如今也越來越多地接受私募另類投資行業衆多部門提供的回報和多元化收益。高回報、低波動以更好應對公開市場動盪,以及獲取更多主題性機會,都提升了該行業的吸引力。

新鴻基公司的投資管理業務始終強調長期價值判斷、堅定避免短期投資潮流。此外,在行業配置上較爲均衡,並且通過系統化的投資管治實現投資組合之間的協調,以確保整體投資策略的一致性。正是得益於內外兼修的長期主義,公司的投資管理業務不僅能取得整體回報率的可觀成績,也能享受私募另類投資市場的增長紅利。

資產管理規模增長兌現 基金管理業務利潤彈性如期釋放

作爲第二增長曲線,新鴻基公司的基金管理業務成長穩健,隨着資產管理規模的增長兌現,該業務利潤彈性如期釋放。

期內,公司的總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至20億美元,其中原有業務線(基金合作伙伴、家族辦公室解決方案及SHKCP基金)實現有機增長,貢獻16億美元,主要得益於3.84億美元的淨現金流入和2.11億美元的市場收益。截至2024年底,資產管理規模中外部資本的貢獻率提升至79.9%,反映市場對其策略的認可。由於資產管理規模的大幅上升,基金管理業務的費用收益同比增長55.6%;除稅前貢獻暴增191.7%至4900萬元。

事實上,2024年股市與債市均經歷了較大的起伏,新鴻基公司能夠取得可觀的回報,並保持競爭力實現管理規模的增長,與其銷售端、管理端、產品端等多維度共築核心優勢有關。

銷售端來看,新鴻基公司通過廣泛的網絡資源,提供差異化的另類投資准入。比如,新鴻基公司利用其廣泛渠道,在保持與客戶高接觸的同時,選擇性地擴大家族辦公室解決方案業務的客戶基礎。簡言之,通過與客戶和投資准入的融合推動業務滲透。

管理端而言,公司通過動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確保與客戶的利益保持一致。此外,深厚的知識和豐富的另類投資經驗、機構級的治理和基礎設施,均爲新鴻基公司多元化佈局產品,提高投資表現,以及服務客戶夯實基礎。新鴻基公司的基金合作伙伴實現了關鍵性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 採用股票市場中性策略的ActusRayPartners於年內成功推出第三隻基金,ActusRayPartners的回報與廣泛市場不具關聯性,可謂是穿越各經濟週期的全天候策略。截至 2024 年末,ActusRayPartners 的資產管理規模已增至超過11億美元,突顯公司利益高度一致的協作模式取得成功。

至於產品端,新鴻基公司主動佈局多元化產品,保持較爲均衡的投資策略配置。年內,公司與 GAM Investments(GAM)建立戰略聯盟,通過在大中華區分銷及服務其基金,進一步多元化產品種類。年內,該合作伙伴關係進一步拓展至財富管理領域,在 SHKCP及GAM的客戶之間交叉銷售另類投資及財富服務。另外,公司與Wentworth Capital建立的新合作伙伴關係使其透過一間致力服務澳洲本土市場的大型機構化房地產平臺,進一步參與當地迅速發展的房地產私募融資機遇。多元化組合進可攻退可守,在波動的市場中實現穩健應對。

可預見的是,隨着新鴻基公司持續利用自身連接全球的商業網絡和投資管理專長,使基金管理平臺上的策略更加多元化,公司將更好地發揮其全球授權的另類投資平臺的作用,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兌現。

信貸業務不改現金牛底色 波動市場高股息仍處配置價值舒適區

信貸業務是新鴻基公司的傳統強項業務,今年依舊貢獻穩定現金流。消費金融是信貸業務的核心,且與資本市場波動無甚關聯。得益於亞洲聯合財務的紮實表現,公司的消費金融業務已經具備龐大且穩固的基本盤。自2017年起,就無抵押貸款未償還結餘而言,亞洲聯合財務一直在香港所有放債人當中排名首位,並在所有市場參與者當中排名前五。

2024年,公司香港貸款結餘總額爲91.99億元,實現0.8%的溫和增長,平衡增長與風險緩解。值得關注的是,截至2024年底,香港SIM信用卡累計交易金額已突破15億元。而且,信用卡業務持續完善業務流程,並通過PCI-DSS 4.0合規認證,貸款服務獲得ISO 27001:2022認證。預計信用卡業務會進一步拉動貸款規模增長,並繼續夯實其市場領導地位。

從宏觀角度來看,長期的高利率環境正在給傳統的投資組合構成挑戰。在地緣政治局勢趨於緊張、盈利和通脹前景不確定的情況下,市場可能持續波動。滙豐認爲可以轉向新的多元化投資工具,比如另類資產。這對新鴻基公司的業務而言,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

此外,未來一年,全球的經濟增長格局很可能生變。各國經濟及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持續上升,世界進一步趨向經濟碎片化和格局“多極化”,這將對各個經濟體構成不同的機遇及挑戰,輪換和波動可能構成2025年全球市場的主線。而在波動的市場中,高股息資產仍處在配置舒適區,新鴻基公司作爲港股市場優質高股息標的,配置價值不言而喻。

因此,在輪換的市場中,無論是從業務增長前景還是價值配置窗口,新鴻基公司均不乏競爭力。公司通過多元協同的的業務能力,內外兼修,穿越變局中的風險升級和巨大機遇,穩健致遠,韌性優勢明顯。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