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隨着金價連創新高,亞洲和中東各地的珠寶商正努力應對珠寶需求下降的問題,因爲顧客們爭相將舊珠寶和金幣兌換成現金,而不是購買新的金飾。零售商和行業專家警告稱,如果珠寶需求持續低迷,最終可能導致主要市場進口量下降,從而可能抑制金價的漲勢。
金價“狂飆”
現貨黃金在在3月14日首次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大關,並在上週繼續攀升,今年以來的漲幅已超過15%,這主要是受政治和金融不確定性的影響。
繼2024年上漲近30%之後,黃金今年繼續大幅上漲,推動了印度最大黃金市場Zaveri Bazaar中經常被忽視的舊金業務增長。
自印度去年7月份削減進口關稅以來,印度國內黃金價格已上漲逾32%,至每10克89,796盧比的創紀錄高位。
印度金銀珠寶協會主席Prithviraj Kothari表示:“如果黃金價格全年維持在如此高位,到 2025 年,印度的整體黃金需求可能會下降30%以上。”
他補充道:“買家發現很難跟上價格上漲的步伐,而且他們的預算也沒有增加。”
金飾需求遇冷
儘管印度的婚禮季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但經銷商稱,珠寶商的客流量還不到平時的一半。
即使是那些計劃購買珠寶的人,也選擇以舊換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去年印度的舊金供應總量爲114.3噸,世界黃金協會預測2025年這一數字將會增加。
印度通過進口滿足其大部分黃金需求,而最大的黃金消費國中國也通過進口滿足三分之二的黃金需求。
一位駐迪拜的黃金經銷商稱,中東的珠寶中心也出現了類似的需求下降。
該經銷商表示:“很多印度遊客通常在迪拜購物以避免進口稅,但就連他們也在猶豫。”
世界黃金協會中東和公共政策負責人Andrew Naylor表示,阿聯酋約60%的黃金需求用於珠寶首飾,當金價高漲時,消費者會購買重量較輕的產品。
他表示:“然而,我們的數據顯示,去年購買的珠寶價值有所上升,儘管數量有所下降。”
在中國,金飾需求依然低迷。Wing Fung Precious Metals交易主管Peter Fung表示,由於珠寶商對工藝收取額外費用,那些只想持有一些實物黃金的人會購買金幣和金條。
亞洲其他主要市場對黃金首飾的需求也出現了下滑,賣家多於買家。
消費者正轉向更便宜的珠寶,或選擇出售手頭的黃金或將其用作貸款抵押品,而不是購買新的黃金。
新加坡GoldSilver Central董事總經理Brian Lan表示,最近在唐人街附近新開了近5家出售鍍金銀器的商店。
Lan補充說:“我們看到一些客戶回家後尋找自己不戴的珠寶,或者是壞了的珠寶,然後把它們帶回來變現。”
這些趨勢凸顯了黃金作爲傳統文化商品的角色與其作爲金融資產的價值之間的微妙平衡。
展望未來,分析師表示,儘管金條的投資需求可能保持強勁,但珠寶需求的前景依然黯淡。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