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
3月23日至24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在北京舉行。會議期間,採埃孚集團首席執行官柯皓哲博士與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亞太區運營總裁汪潤怡共同出席媒體見面會,就集團在華髮展策略及未來規劃進行深入交流。
柯皓哲博士闡釋了集團全球戰略。他表示,中國市場是採埃孚的長期戰略核心,因此他本人直接參與亞太區管理,確保團隊獲得充分自主權以快速響應本土需求。他提到,集團正通過聚焦增長戰略在中國市場擴大份額,並將中國定位爲關鍵產品的“研發大本營”(Homeroom),主導多項技術的全球研發。過去五年,採埃孚在華研發投入累計達數十億歐元,疫情期間仍保持投資力度,新建及擴建多家工廠。
汪潤怡進一步表示,亞太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對採埃孚至關重要。她指出,過去一年亞太區在銷售增長、利潤及現金流方面表現優於其他區域,這得益於團隊的高效執行和總部的高度重視。面對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集團將進一步貼近客戶,尤其注重與中國本土整車企業的合作。同時,集團將持續推動新技術落地,已有多項技術在中國首發,其中包括800伏碳化硅電驅動系統,未來還將加速創新步伐。她透露,柯皓哲博士已要求集團決策層賦予亞太區更大自主權,以提升市場反應速度。
談及創新成果,柯皓哲透露,即將開幕的上海車展上,採埃孚將展示線控轉向技術(已應用於蔚來ET9車型)、線控制動及商用車方面的優勢技術。他強調,集團正加大對商用車電動傳動系統的投入,鞏固在全球商用車技術上的領先地位。
去年11月,採埃孚的電驅動工廠——採埃孚電驅動系統(瀋陽)有限公司開業,在華形成杭州、瀋陽三家電驅動工廠同時生產的模式。在見面會中,兩位高管反覆強調採埃孚對效率的重視,例如如何能夠在幾家電驅動工廠中分配生產資源,避免重複,同時應對區域市場的細微差別。同時,採埃孚瀋陽工廠還將計劃在2025年實現量產,考慮到中國市場的激烈競爭,採埃孚還需應對供應鏈和人才方面的挑戰。
柯皓哲回應新浪財經稱,瀋陽、杭州等地的工廠及上海、嘉興的研發中心已形成本地化體系。他表達了對中國區的高度信任:“我們擁有優秀的中國團隊,他們正在以非常高效的方式推進工作。”柯皓哲特別舉例中國團隊的創新能力:上海團隊曾對歐洲研發的增程器進行本土化改進,以更低成本適配中國市場,產品上市後迅速獲得客戶認可並斬獲集團創新獎項。他評價稱,中國團隊以“發現即行動”的速度和創造力,成爲集團關鍵驅動力。
汪潤怡補充表示,瀋陽工廠以生產職能爲主,當地有優質的製造工人,基層管理人才本地化效果顯著,而在上海、杭州、嘉興等地,採埃孚有集中的研發團隊,形成了集羣效應,高層管理團隊則由上海及全球專家協同擔任。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有效吸引人才?汪潤怡表示,採埃孚憑藉多元包容的文化、員工發展空間及快速響應的市場能力,被視爲行業頂級僱主。她指出,採埃孚既是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百年老店”,又積極進行轉型和創新,通過傾聽客戶需求、加速決策流程,在部分領域實現“六個月開發新項目”的“中國速度”,吸引了大量人才加入。柯皓哲則比喻採埃孚爲“西點軍校”,強調公司爲人才提供優秀的培訓課程。
兩位高管表示,未來將繼續深化本土化戰略,依託中國市場的創新活力與團隊執行力,推動集團全球轉型與增長。
見面會上,柯皓哲還 宣佈公司正在評估將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進行獨立拆分的可行性,以尋找合作伙伴來引進新的資金、技術和市場機會,提高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的財務表現,同時增強其持續發展的能力。
“我們正在研究哪條路徑能最好地引領電驅傳動技術事業部走向成功的未來。一種可能是與實力雄厚的投資者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從而實現投資和增長。”柯皓哲表示。
鑑於這一方案還需同工會進行磋商,採埃孚集團尚未就上述業務做出最終決定。集團正權衡何種方案最爲有利。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爲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