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虧損,30萬股民炸鍋

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03-28

  週四(3月27日)市場全天震盪反彈,三大指數小幅上漲,兩市全天成交額1.1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364億。截至收盤,滬指漲0.15%,深成指漲0.23%,創業板指漲0.24%。

  板塊方面,光刻機、化工、創新藥等板塊漲幅居前,深海科技、可控核聚變有色金屬等板塊跌幅居前。

  01

  機構人士:

  科技與消費板塊蘊含巨大潛力

  週四上證指數早盤一度上衝反彈,挑戰10日均線阻力未果,午盤略有回落,最終全日漲幅收窄。風格上看,大票表現強於小票,因此雖然個股跌多漲少,但三大指數依舊收漲。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峯表示,當前A股市場正處於歷史估值低位,海外機構對中國資產的樂觀預期升溫,科技與消費板塊蘊含巨大潛力。

  02

  天齊鋰業:史上最大虧損

  鋰礦雙雄之一的天齊鋰業迎來了上市以來最大年度虧損!3月26日晚間,天齊鋰業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30.63億元,同比下降67.7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79.05億元,同比下降208.32%。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虧損近80億元,不但虧光了2023年全年的淨利潤(73億元),也是天齊鋰業上市以來最大年度虧損。

  對於虧損的原因,天齊鋰業在年報中稱,儘管公司2024年度鋰化合物及衍生品的產銷量實現同比增長,但受到鋰產品市場波動的影響,本報告期內鋰產品的市場價格整體呈現大幅下滑趨勢,公司鋰產品銷售價格及毛利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不過從二級市場股價表現看,市場已經對天齊鋰業虧損有所預期,週四天齊鋰業窄幅震盪,收跌0.83%,報30.99元/股。截至2025年2月28日,天齊鋰業最新股東戶數爲29.73萬戶。

  03

  海外投資接連失利

  而海外投資失利成爲拖累天齊鋰業業績的重要原因。

  天齊鋰業在年報中表示,受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化學級鋰精礦定價機制與公司鋰化工產品銷售定價機制存在時間週期的錯配影響,本報告期公司經營業績出現階段性虧損。2024年,化學級鋰精礦的市場價格逐步降低,公司向泰利森新採購的鋰精礦價格也隨之下降。隨着新購低價鋰精礦陸續入庫及庫存鋰精礦的逐步消化,公司各基地生產成本中耗用的化學級鋰精礦成本正逐漸貼近最新採購價格,鋰精礦定價機制的階段性錯配也逐步減弱。

  此外此前斥巨資收購的SQM也出了幺蛾子。天齊鋰業年報顯示,公司重要的聯營公司SQM於2024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中披露,智利聖地亞哥法院於2024年4月對其2017年和2018年稅務年度的稅務訴訟進行了裁決,撤銷了稅務和海關法庭在2022年11月7日對於該案件的裁決結論,導致其確認了約11億美元的所得稅費用,並相應減少其淨利潤約11億美元。因此,公司在本報告期確認的對該聯營公司的投資收益較2023年度大幅下降。

  而公司澳大利亞氫氧化鋰項目也產生了鉅額計提損失。

  天齊鋰業曾在今年1月公告宣佈,因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一期氫氧化鋰項目尚處於產能爬坡階段,單位產成品成本相對較高,同期氫氧化鋰市場價格相對較低,天齊鋰業故針對澳大利亞奎納納工廠的存貨計提減值準備約7億元。此外,天齊鋰業還決定終止投建奎納納工廠二期氫氧化鋰項目。

  公司認爲,繼續建設二期氫氧化鋰項目將不具備經濟性。截至2024年12月31日,該項目相關投入累計約1.97億美元(約合14.31億元人民幣)。該項目的終止,預計在2024年計提在建工程及使用權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約14.12億元。

  天齊鋰業財務總監鄒軍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展望2025年,雖然行業仍處於“磨底”階段,但對2024年業績產生影響的因素,在2025年將被消除,預計2025年一季度業績會有所改善。

  有機構表示,2025年鋰價可能繼續磨底,但有階段性機會。

  招銀研究發佈研報顯示,展望2025年,鋰鹽需求端,動力電池產能仍處在結構性過剩狀態,儲能電池雖需求有所爆發,但增量相對有限。預計全球用鋰需求約爲154.3萬噸LCE,同比增長10.1%;供給端,鋰鹽產能持續擴張,部分項目推遲至2025年投產,增速有所回升。全球鋰鹽設計產能或達到231.2萬噸LCE,同比增長21.3%。

  招銀研究認爲,相較於2024年,2025年鋰的供給-需求缺口有所收窄。行業供過於求格局延續,需求趨弱,價格將仍持續在底部震盪,但具備上行動力。季節性的需求和供給錯配或導致階段性上漲機遇。但考慮到價格上升後停產企業將選擇復產,價格反彈的時間和空間相對有限。

  04

  光刻機概念大爆發

  受益半導體設備投資持續增加,週四(3月27日)光刻機(膠)概念大漲超4%,新萊應材20CM漲停,國風新材凱美特氣等多股漲停。

  消息面上,據新華財經2025年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 China)3月26日在上海開幕。國際半導體組織SEMI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居龍在開幕式上表示,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已經來臨,AI將成爲驅動半導體產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居龍表示,在AI需求不斷增長情況下,全球半導體設備投資也將不斷增長。其中,中國的半導體設備投資在持續增加,預計2025年全球佔比將達到31%。

  而綜合機構觀點看,半導體設備中光刻機產業鏈想象空間巨大。中信證券指出,光刻機作爲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價值量和技術壁壘最高的設備之一,2024年全球市場規模超230億美元(SEMI數據),其中ASML處於絕對領先,2024年國內市場規模超400億元(SEMI數據),但據測算國產化率僅2.5%。

  中信證券表示,國內對於光刻機產業鏈的投資和支持力度持續加大,國產高端光刻機的發展有望獲得推動,半導體設備產業鏈將有望同步受益。未來若DUV及EUV設備逐步實現國產化突破,國內先進製程產線有能力逐步實現國產替代,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半導體擴產週期。建議關注受到光刻工藝相關的設備和零部件廠商。此外,受益於國產光刻機突破,我們認爲未來國內先進製程擴產有望加速。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