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全球新帥傅樂宏3個月兩次到訪中國,又在醞釀什麼重大決策?

市場資訊
03-2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轉自:搞錢基地測評

文 | 食悟(ID:food-gnosis)

三個月內兩次到訪中國,雀巢全球新任首席執行官傅樂宏(Laurent Freixe)的行程安排,透露出矛盾且複雜的情緒表達。

就像領導人出訪某個國家,會這樣說“貴國是我出任最高領導人以來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傅樂宏昨天在首次接受中國媒體專訪時也說到:“中國是我出任CEO之後第一個走訪的海外市場”。

表面上雀巢集團很重視中國市場,傅樂宏表態集團和大區會毫無保留地支持大中華區,且中國業務增長是AOA大區團隊的頭等大事(No.1 priority),也是雀巢集團的頭等大事。

但爲什麼在他上任僅4個月後就把“大中華大區”降格爲“大中華區”,從省部級直接降爲市廳級,重新併入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區(AOA)

少了一個“大”字,意味着什麼?意味着雀巢大中華區董事長兼CEO張西強,以及他的領導班子成員,職務級別都降一級。張西強今後往返中國和瑞士的次數也大大減少,因爲他凡事都要跟大區總彙報了。

其他班子成員,待遇肯定也會做出相應調整,畢竟級別降了嘛。

不過,根據食悟的專業研究,如果說去年12月中旬傅樂宏低調到訪中國,是爲了調整全球組織架構在做市場調研,回去後果斷把“大中華大區”改爲大中華區;時隔3個月,他再次到訪中國,等他再回到瑞士,會做出哪些新決策,我們拭目以待。

雀巢全球CEO傅樂宏(Laurent Freixe)

然而,不管怎樣,食悟認爲,各方此次務必接待好傅樂宏,原因有三:

一,雀巢是外資風向標,中國得重視。

根據商務部網站公佈的數據:2024年,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262.5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7.1%。

看到這個數據,網上有人開始說“外資正在大規模地從中國撤出去”,這個說法靠譜嗎?食悟打開商務部網站,除了上述數據,還看到了另一組數據:2024年,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9080家,同比增長9.9%。

這組數據又說明了什麼?所以看問題不能以偏概全,還是要客觀理性去分析。

事實上,目前我國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佔七成左右,服務業輕資產屬性明顯,這對引資規模的影響很大。所以上述兩組看似矛盾的數據,就不難理解了。

那麼,外資對中國市場目前到底是啥態度?

所以,包括雀巢集團CEO傅樂宏在內的外資企業掌舵者,他們多來中國市場走一走,發發聲,向中國乃至全世界講述最真實的情況信息,就顯得彌足珍貴了。

傅樂宏向媒體介紹,他“上次來中國是去年12月份,再上一次已經是8年前了。時隔8年,中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說,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中國非常現代化、非常秩序井然,以及非常有活力。“此外,我看到中國也是一個很複雜且高度競爭的市場,同時正快速朝着數字化轉型。中國消費者對創新事物也有着很開放的態度,十分樂意嘗試新產品、新技術、新體驗。”

根據食悟的專業研究,我們認爲傅樂宏的這句話其實講得更有價值,他認爲,“當前,世界處在一個動盪撕裂的複雜環境之中,但中國是安全穩定的,有着可預測的未來,這也爲雀巢集團繼續投資中國市場提供了支持。”

傅樂宏相信:“雀巢中國會是雀巢全球增長的引擎,就像中國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一樣。”

資料顯示,雀巢集團1987年進入中國大陸。在中國,它擁有多個身份:是第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企業,也是第一批確認參與進博會的企業之一。

目前雀巢在國內運營23家工廠,3個研發中心(北京、東莞、深圳),5個創新中心(上海、青島、泰州、天津和哈爾濱),奶牛養殖培訓中心和穀物能力中心(哈爾濱),雀巢咖啡中心(普洱),食品安全研究院(北京),4個客戶交流中心,以及超過2.1萬名員工。

此次,雀巢集團全球CEO傅樂宏來中國的主要活動是參加2025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食悟瞭解到,自2000年以來,雀巢集團每年都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該論壇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承辦,自2000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爲中國政府高層、全球商界領袖、國際組織和中外學者之間重要的交流對話平臺。

二,雀巢是全球最大食品飲料企業,伊利得好好研究。

雀巢這些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食品飲料企業,沒有之一。2024年,雀巢集團總營收914億瑞士法郎(摺合人民幣約7467億元)。其中,大中華區營收445億元

具體到可比業務收入上,雀巢在2024年全球乳業20強名單中排名第二,伊利排名第五。排名依據的是雙方2023年的可比業務收入,雀巢是241億美元,伊利是175億美元,雙方相差66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80億元。

伊利目標是2030年要成爲全球乳業第一,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伊利必須要超越在可比業務上超越雀巢,必須要把這接近500億的缺口給補上。

資料顯示:雀巢這家瑞士企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66年,總部位於韋威,在全球76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340家工廠、約27萬名員工。旗下擁有雀巢、惠氏、嘉寶、巴黎水、濃遇咖啡、奇巧、聖培露、徐福記、豪吉等2000多個品牌,涵蓋咖啡和茶飲料、營養保健品、乳製品和冰淇淋、預製食品和烹調品、寵物食品、巧克力和糖果、瓶裝飲用水等七個產品大類,在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

近年來,伊利明顯在參照雀巢的多元化和國際化,開始了符合伊利自身資源優勢的有節奏的多元化探索。比如,伊利在阿爾山打造火山礦泉伊刻活泉,並進一步拓展到現泡茶,進軍茶飲領域;再比如,伊利這幾年也在培育和發力寵物食品賽道,旗下“依寶”品牌逐漸從試水走向成熟。

要知道,雀巢旗下普瑞納寵物護理業務僅在2024年全球就營收188.82億瑞士法郎(摺合人民幣約1517.85億元),佔雀巢集團總銷售額的20.7%。其中,最大市場是北美市場,營收115億瑞士法郎;其次是歐洲地區市場,營收50億瑞士法郎;大中華區2024年普瑞納寵物護理業務營收1.26億瑞士法郎。

很顯然,寵物食品業務要想做大,中國市場還很有限,必須得推進國際化。

而雀巢集團新任CEO此次來中國,又分享了他對中國市場的新戰略,對於中國食品飲料企業以及急於推進國際化的中國品牌,同樣有着參考借鑑。

根據食悟此前對雀巢方面的採訪和了解,以前雀巢大中華區一直在追求產品創新數量和速度,圍繞“高大健”(即高端,大品牌,健康)加快推陳出新,新品上新數量和速度也成爲內部考覈指標。

但隨着傅樂宏去年9月上任雀巢集團新任CEO,他的打法明顯改變了。

無論是產品創新開發還是營銷推廣,傅樂宏曾反覆強調,雀巢的做法將會轉變爲“數量更少、規模更大、效果更好(fewer, bigger, better)”。

“我們之所以提出這樣的創新理念,是因爲要更加有效地使用我們有限的資源。”傅樂宏昨天向媒體解釋稱,因爲成功的創新背後往往需要大量資源的支持,所以雀巢決定只聚焦於少量的創新項目,以確保每個項目都擁有足夠的支持。

“從KPI的角度來說,我們現在更重視質量,而不是數量。我們認爲,所有我們精心選擇押注的創新大項目,每個都應該要在三年內達到10億人民幣的銷售額,一部分可能會達到100億量級,這樣纔算達到了我們真正的創新大項目的要求。”傅樂宏介紹,隨着雀巢在創新項目篩選上更精挑細選,無論對研發中心來說,還是對業務部門來說,都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改變。

“我們一開始可能會有成百上千的想法,但最後只會有少數幾個落地推出。”他堅持認爲,雀巢尋求的應該是突破性的創新,它會改變遊戲規則,改變市場格局,吸引新的消費者。

三,大中華區人事是否做調整,等大BOSS回瑞士再拍板。

雀巢全球新任首席執行官傅樂宏(Laurent Freixe),從雀巢拉美大區總被提拔爲雀巢全球CEO,並不是關係背景有多硬,而是純粹靠着讓人驚歎佩服的業績上來的。

食悟此前曾梳理過雀巢自2022年1月1日全球新設5大區組織架構改革以來,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雀巢集團全球各大區的業績表現,其中,傅樂宏所執掌的拉丁美洲大區(Zone Latin America)連續兩年半保持增長!這在雀巢全球五大區來說,絕對是獨一檔的存在!

2022年1月1日,雀巢集團董事會提拔時任太太樂集團CEO兼大中華區食品業務負責人張西強升爲雀巢公司執行副總裁,以雀巢集團執行副總裁、雀巢大中華大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的身份進入雀巢集團董事會。

我們來看一下張西強曾經領導的大中華大區的業績表現:

2021年,雀巢大中華大區銷售額爲51.15億瑞士法郎,2022年雀巢大中華大區銷售額爲53.51億瑞士法郎;2023年,雀巢大中華大區銷售額下滑至50.37億瑞士法郎;2024年上半年,雀巢大中華大區銷售額從上一年同期的25.48億瑞士法郎,下滑至24.4億瑞士法郎。

整體呈現一種高開低走的態勢。

傅樂宏被雀巢集團總部提拔並執掌雀巢全球后,包括張西強在內的雀巢全球其他4個大區,是否會出現人事調整,一直是業界比較關注的一件事。

去年12月到訪中國後,回去就把“大中華大區”改爲“大中華區”,這次中國行後回到瑞士,這位全球CEO還會做出哪些決策,我們拭目以待。

(轉自:搞錢基地測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