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分紅安排上,公司決定與中期分紅政策保持一致。分紅決定背後有兩點考慮:一是我們要給股東長期穩健可預期的回報,二是我們還要保障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仔細評估了公司的現金流情況及發展需要,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賬面現金約134億元,2024年經營性淨現金流超過19億元,所以評估下來,這次全額分紅不會影響到公司的資金安全。”3月26日,萬物雲(2602.HK)管理層在2024年業績會上對包括《中國經營報》在內的媒體記者如此表示。
公告顯示,2024年,萬物雲以100%的核心淨利潤用於分紅,年度累計向股東每股派發現金股息1.9元(含稅),以2024年年末收盤價計算,全年股息率達9.3%。
對於分紅的可持續性,萬物雲方面表示,特殊分紅不會常態化。公司始終堅持“發展優先、穩健回報”的原則,2025年將繼續以核心淨利潤的55%作爲分紅基準,並根據戰略需要靈活啓動特殊分紅。
萬物雲董事長朱保全稱,過去三年,種種業務的不確定性讓上市物業企業只能用高分紅給股東帶去“確定性”。但如果上市物企做好獨立性的準備,2025年核心業務(非開發商業務)的增幅會大於關聯方業務降幅,呈現剪刀差,2025年會是撥開雲霧的里程碑年。
開發商業務佔比下降
公告顯示,2024年,萬物雲營收約362.24億元,同比增長9.2%,年內利潤約12.56億元,同比下降38.3%,核心淨利潤約22.27億元,同比下降4.8%,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流淨額約19.2億元。
報告期內,萬物雲主要從事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AIoT及BPaaS解決方案服務。其中,包括住宅物業服務、物業及設施管理服務、BPaaS解決方案在內的主營循環型業務收入達307.9億元,同比增長15.5%,佔總收入比重提升至85%,毛利37.4億元,同比增長10%。
萬物雲方面表示,面對宏觀經濟波動及房地產關聯業務風險敞口,公司通過結構性收縮開發商相關業務,並計提信用及資產減值損失,業績實現“蹲實築底”。與此同時,主營循環型業務的增長有效彌補了開發商業務的下滑。
報告期內,萬物雲來自開發商增值服務的收入約15.69億元,同比下降41.5%,佔總收入的4.3%,毛利約10萬元,同比下降100%。萬物雲方面表示,受行業週期影響,開發商新房業務超預期萎縮,且公司在2024年下半年主動收縮業務實現對開發商業務的關停並轉,使得收入及利潤雙降。
公告顯示,萬物雲的開發商業務包括其與萬科(000002.SZ)及其附屬公司的持續關聯交易。2024年,萬物雲持續關聯交易發生額佔整體收入的9.5%,同比下降4個百分點,業務獨立性進一步增強。報告期內,萬物雲自關聯方的貿易性應收賬款爲24.5億元,較2024年年初下降0.4億元。
萬物雲管理層表示,公司通過主動修剪開發商業務和資產減值操作,業績實現“蹲實築底”,爲後續戰略調整和長期發展贏得了更大空間。2024年,萬物雲對存在回收風險的應收賬款進行減值評估,當期計提6.1億元,其中對開發商壞賬計提4.93億元。“這些壞賬的計提對公司當期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但公司核心淨利潤達成了業績指引。”
未來三年建設能力
朱保全在業績會上表示,2022年—2024年是萬物雲構建業務獨立性的三年。“在關聯方支付能力下滑的三年中,我們必須在收入、毛利與現金流中有所取捨,最終我們選擇允許毛利下降,力保現金流安全。”
公告顯示,針對關聯方應收賬款歷史高位的壓力,萬物雲在2024年主動推進“資產抵應收”的化債模式,2024年下半年累計回收關聯方貿易應收賬款超30億元,其中通過收購實物資產專項償還現金或實物資產直接抵償關聯方應收賬款超12億元,包含流動性較好的工抵資產,以及蝶城輻射範圍內的社區商業資產股權。“這些深嵌蝶城核心區的社區商業資產,絕非簡單的資產負債表修復工具,其本質是蝶城生態的有機延伸。”萬物雲方面表示。
記者注意到,自2021年12月發佈百城戰略藍圖以來,萬物雲鎖定了3402條高價值街道構建戰略底盤。萬物雲的蝶城底盤數量從2022年第一季度的459個增至2024年年末的666個,複合增長率13.2%。截至2024年年末,萬物雲累計改造250個蝶城,涉及1555個項目,佔公司總在管住宅項目數量的36.5%。
“如何在蝶城內做合理的生意,是公司在過去三年中持續思考及實踐的問題。最終公司聚焦房屋資產服務生態構建,率先錨定房屋租賃、買賣、裝修及維修業務。”萬物雲方面稱。2024年,萬物雲來自非開發商客戶的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83.2%增至88.2%。
萬物雲方面對記者表示,在當前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背景下,公司在2024年面臨地產關聯方支付週期調整的壓力。然而,通過收縮無現金流支撐的業務和加速構建獨立市場競爭力,已看到改善信號。預計2025年,核心業務增量將完全覆蓋關聯業務的收縮缺口,公司將進入更高質量的增長新週期。
朱保全稱,2025年—2027年,將是萬物雲能力建設的三年。“並非業績增長即未來,轉型中的能力建設至關重要。資產管理能力、AI應用能力、綠色低碳能力將作爲萬物雲的關鍵能力建設方向。”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