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25年金融315投訴曝光臺
3月25日金融一線消息,近期,在中國消費者協會指導下,《中國消費者》雜誌社聯合瀋陽、哈爾濱、南京、廣州、成都、合肥六地消協組織,針對部分商業銀行網上商城開展了消費調查和購物體驗活動,併發布《部分銀行網上商城消費洞察報告》。
調查結果顯示,銀行網上商城消費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信息推送過於頻繁,造成消費者信息過載。二是超過四成的消費者認爲商品價格虛高或兌換積分過高。三是有37.31%的消費者曾經遇到過貨不對板情況,近1/5的消費者收到過“三無”產品。四是半數以上的消費者遭遇過銀行在未提前通知的情況下,擅自將積分全部或部分清零等。五是廣告宣傳審查缺位,亂象頻現。在建設銀行、寧波銀行商城中,體察發現,類似“瑞士第一”“好評率99.99%”違禁進行廣告宣傳語多發;在廣發銀行商城中,一款牙膏商品宣稱“美白、亮白”,但商品詳情頁未出具相關監測報告等佐證資料。
針對消費體察和調查發現的問題,報告提出建議如下:一是有關商業銀行及商城經營者應以消費者利益爲先,有效提升服務質量。二是適應市場發展要求,構建完善內控監管體系。三是積極主動履行社會責任,推動消費者提高自我保護能力。有關商業銀行和銀行商城經營者應發揮自身專業信息技術優勢,積極開展相關領域的消費知識科普宣傳工作,提升消費者在銀行商城等領域的消費知識,明確金融產品積分兌換規則,主動推送識詐防騙知識,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並依法通過正規途徑積極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責任編輯:張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