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機器人一哥雲跡科技赴港IPO:3年虧損超營收,20億負債壓頂

市場資訊
03/26

  來源:南方都市報

  3月21日,北京雲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跡科技”)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早在2022年,雲跡科技已經在北京證監局完成上市輔導備案工作,彼時,有市場消息指出該公司或將在科創板IPO,最終無果。

  三年過去,雲跡科技再次衝刺上市,但財務數據並不樂觀。招股書顯示,過去3年時間裏,雲跡科技共虧損8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總和爲5.51億元。截至2024年,雲跡科技資產總額爲5.10億元,但流動負債總額高達20.1億元。

  機器人收入佔比近八成,新產品線均價腰斬

  資料顯示,雲跡科技成立於2014年,作爲領先的機器人服務智能體企業,致力於提供尖端機器人及智能體服務。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2023年來自酒店場景的收入計,雲跡科技在酒店場景的智能體市場排名全球第一,市場份額9.0%。除酒店外,雲跡科技的機器人已應用於商業樓宇、醫療機構、工廠及小區等多個場景。

  財務數據方面,雲跡科技營業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幣1.61億元增至2024年的人民幣2.4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23.2%;毛利由2022年的人民幣3927.1萬元增加至2024年的人民幣1.0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64.6%;整體毛利率逐年上升,2022年至2024年分別爲24.3%、27.0%、43.5%;2022年至2024年,經調整淨虧損以65.7%的年複合比率收窄。

  招股書顯示,雲跡科技的收入來自銷售或租賃機器人及功能套件,以及提供AI數字化系統服務。

  各業務板塊中,來自機器人及功能套件的銷售收入佔比最高,2024年的收入爲1.89億元人民幣,佔比達到77.2%,收入增速爲57.8%。此外,AI數字化系統在2024年表現突出,收入0.56億元,同比增長119%,佔比爲22.8%。

  雲跡科技的產品及服務組合主要包括:

  1) 機器人及功能套件,構成公司機器人服務智能體基礎的硬件及模塊產品,包括YJ-機器人、YJ-AIoT組件、YJ-萬物工具倉模塊及智能控制模塊;

  2) AI數字化系統,包括AI驅動的機器人基礎服務、智能體應用。

  據招股書顯示,從2022年到2024年,YJ-機器人及功能套件在銷量上整體呈現增長態勢,但平均售價卻逐年下降。

  目前雲跡科技共推出3款機器人,“潤”系列、“格格”系列和2023年10月推出的複合多態機器人UP系列。招股書顯示,潤系列主要用於引領及送物;格格系列,在潤的基礎上在服務效率、適應性、交互能力和安全性方面進行了提升;第三代UP系列爲機器人底盤,可與各類上倉組合,該等模塊爲我們單獨開發及商業化的YJ-萬物工具倉模塊。

  以UP系列機器人來看,2023年的平均售價爲5.42萬元,2024年均價僅2.23萬元,降價近60%;“潤”系列機器人的均價則從2022年的2.32萬元降到2024年的1.31萬元,降價比例43.82%,“格格”系列產品同樣逐年降價,2022年-2024年售價分別爲2.68萬元、2.49萬元、2.09萬元

  對於UP系列產品大幅降價的原因,招股書稱是公司規模化生產與供應鏈優化的結果,公司主動下調價格以讓利客戶,而非產品策略調整。“2023年至2024年期間通過技術迭代和量產能力提升,單位成本顯著下降,使終端售價更具競爭力。降價策略成功推動UP系列快速滲透市場,2024年UP銷量同比大幅提升。”

  招股書顯示,雲跡科技於2023年10月開始量產UP系列機器人,當年售出17臺,2024年銷量爲672臺。

  酒店客戶佔比高達88%,行業回暖但競爭加劇

  IDC發佈的《商用服務機器人中國市場份額,2023》顯示,2023年商用服務機器人中國市場整體規模約13.8億元人民幣,相比2022年增長17.6%,市場顯現回暖跡象。

  目前,商用服務機器人中國市場的主要產品類型爲餐飲配送機器人、酒店配送機器人、商用清潔機器人、講解引導機器人等;其他還有室外無人配送機器人、消毒機器人等產品類型。

  從出貨量來看,2023年商用服務機器人中國市場總出貨約5.3萬臺,餐飲配送機器人、酒店配送機器、商用清潔機器人是出貨量前三的產品,顯示出行業用戶、社會公衆對這些服務機器人的接納認可。

  其中餐飲配送機器人、酒店配送機器人的佔比分別爲43.6%、36.1%,也是各家服務機器人爭搶的核心賽道。

  招股書顯示,2024年,雲跡科技同時在線機器人數量單日高峯超過36000臺。雲跡科技已積累超過34000名企業客戶,其中有超過30000家酒店及100家醫院。

  可見酒店服務機器人是雲跡科技的核心銷售場景,客戶佔比高達88%,然而這一賽道的競爭也在加劇。

  早在2018年,雲跡科技曾與華住集團美居酒店達成戰略合作,此後也陸續與錦江、如家、亞朵等頭部酒店集團達成深度合作。但南都記者留意到,2024年12月,來自上海的擎朗智能宣佈與華住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正式成爲華住供應商。這意味着連鎖酒店的服務機器人市場已正式進入存量競爭,隨着第一代酒店服務機器人接近使用年限,相互爭奪客戶將成爲常態。

  南都記者不完全統計,定位於酒店服務機器人的企業有十多家,其中不乏酒店管理集團和地產集團投資的創業公司,如優地科技、遠鯨科技等,背後資本包括首旅如家、華住集團以及碧桂園等。和雲跡科技一樣獲得互聯網平臺投資的企業,還有擎朗智能、普渡科技和高仙自動化等。

  IDC數據顯示,2023年,得益於商務出行、旅遊消費需求恢復,驅動中國酒店配送機器人市場復甦明顯,市場規模約3.4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0.7%。雲跡科技、優地科技持續深耕酒店業,獲得快速業績增長,位於市場前列;擎朗智能實現了超200%的增長,進入市場前三。

  對於酒店之外的餐飲配送機器人場景,雲跡科技並無優勢地位。上述IDC報告顯示,2023年,餐飲配送機器人市場規模約5億元人民幣,實現了19.3%的快速增長。擎朗智能、普渡機器人以多年行業積累依然保持着市場領先的地位,位列行業前兩名。穿山甲機器人展現了快速增長,佔據一定市場份額。

  8輪融資12億元,“贖回負債”高達18.7億元

  梳理高仙機器人、擎朗智能、普渡機器人、雲跡科技、穿山甲機器人、優地科技、獵戶星空等服務機器人的創辦歷程可以發現,這些企業大多成立於2010年-2016年之間,但融資也多停留在了2022年。

  2014年創立的雲跡科技先後進行了8輪融資,吸引了阿里、聯想、攜程、騰訊、沸點資本、啓明創投、張江科投等知名資方。

  公開資料顯示,雲跡科技的8輪融資包括750萬元天使輪融資、3100萬元A輪融資、6000萬元A+輪融資、5600萬元A+輪戰略融資、7500萬元B輪融資、1.28億元B輪戰略融資、2.645億元C輪融資及5.8億元D輪融資,共計12億元,其中最後一輪融資停留在2021年12月。

  多輪融資導致雲跡科技的股權相當分散。招股書顯示,雲跡科技在香港上市前的股東架構中,雲跡科技公司CEO兼聯合創始人支濤是最大股東,持股僅9.7321%,持有該公司36.52%的投票權,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胡泉,持股7.2991%,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等持股也均爲10%以下,目前多達32個股東。

  除了股權分散風險外,雲跡科技亦面臨較大的短期償債壓力。截至2024年底,雲跡科技資產總額爲5.10億元,但流動負債總額高達20.1億元。此外,從流動負債指標來看,2022年-2024年的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分別爲0.4、0.2、0.2,遠遠低於正常水平(正常水平通常在1.5-2.0之間)。流動比率過低的企業往往存在短期償債壓力大、資金流動性差、財務風險增加、經營壓力大以及投資吸引力下降等風險。

  高額流動負債的背後原因或在於贖回負債的壓力。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雲跡科技的贖回負債分別爲人民幣16.06.億元、人民幣17.38億元及人民幣18.70億元。對應年份的流動負債總額分別爲17.20億元、18.49億元、20.1億元。

  根據招股書信息,贖回負債本質是上市前的對賭協議,若成功上市將自動轉爲權益,對現金流並不構成實質壓力。

  對此,有註冊會計師向南都記者表示,“若贖回負債科目全部都是流動資產,並且全部都是對賭協議。對賭期間是要支付利息的,這也是贖回負債金額越來越大的原因,如果上市不成功的話,這部分資金就要一次性付給投資者,可以看看現金流裏面有沒有這麼多錢在賬上,或是流動資產裏面有沒有這麼多可變現的資金。如果沒有的話,那資金壓力就很大。”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