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國海證券發佈研報稱,短期來看,旺季庫存表現好,但關稅壓力之下,避險情緒濃,對鋁價形成壓制;隨着旺季深入,需求繼續提升,後續有望迎來持續的“去庫+漲價”。而氧化鋁方面,隨着鋁土礦進口量提升和氧化鋁產能投放,氧化鋁供需逐步走向寬鬆,價格低位震盪;考慮長期氧化鋁產能增長,遠期價格將維持在較低水平。隨着需求旺季深入,鋁價或有更強勢表現,電解鋁環節盈利有望持續向上,關注板塊投資機會。長期來看,鋁行業長期供給增量有限,而需求仍有增長點,行業或將維持高景氣。
國海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電解鋁
供應:國內電解鋁運行產能小增,主因早前減產產能陸續復產結束,2月啓槽部分對於產量的貢獻已經顯現。電解鋁行業成本端周內小幅回升,截至3月27日,國內電解鋁即時完全平均成本約16960元/噸左右,周環比下降103元/噸,主因氧化鋁價格再度回落,電解鋁成本小幅下移。國內主流消費地鋁錠持續去化,給予鋁價支撐,且因後續到貨預期仍偏少,持貨商挺價出貨,現貨升水上挺。截至3月27日國內主流消費地電解鋁錠庫存80.2萬噸,較本週一減少2.5萬噸,環比上週四減少3.2萬噸。
需求:下游鋁加工企業在手訂單與開工率處於回升區間,疊加光伏搶裝需求,組件廠排產與下單採購量增加,而汽車用鋁仍處景氣區間,整體給予鋁消費支撐。
鋁加工
鋁棒庫存方面,截至3月27日,國內鋁棒社會庫存爲27.20萬噸,環比上週四減少1.6萬噸,環比周一減少1.25萬噸。出庫量方面,隨着“金三銀四”消費旺季的深入,型材訂單表現可圈可點,疊加鋁價回落,上週鋁棒出庫量6.22萬噸,創下年內新高,帶動鋁棒庫存下降。本週鋁型材行業開工率環比微升1個百分點至61%,細分領域延續分化走勢。
工業型材方面,周內頭部汽車型材企業憑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訂單維持80%以上的開工率,但汽車型材因工藝認證複雜、設備投入大,當前訂單明顯向頭部企業集中。 光伏型材方面,儘管加工費持續承壓,但受益於組件廠3-4月集中交貨期,主流光伏型材企業仍維持滿產狀態。
建築型材方面,部分企業反饋政府專項債項目(如高鐵軌交、產業園)啓動帶來公建訂單回暖,本週建築型材開工率小幅提升,但民用建材需求仍受地產竣工放緩壓制,門窗及鋁模板型材企業開工率仍舊偏低。仍需關注新能源汽車與光伏裝機需求傳導效率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對基建項目的實際拉動效應。
鋁土礦
本週國產鋁土礦市場持穩運行爲主,由於近期氧化鋁現貨價格進一步下移,氧化鋁廠或再度下調國產鋁土礦採購價格。進口鋁土礦方面,截至3月21日,國內港口鋁土礦周度到港總量426.01萬噸,較前一週增加11.5萬噸;幾內亞主要港口鋁土礦周度出港總量332.96萬噸,較前一週減少126.3萬噸;澳大利亞主要港口鋁土礦周度出港總量58.12萬噸,較前一週減少54.55萬噸。價格方面,鋁土礦買賣雙方博弈繼續,暫未有實際成交,本週SMM進口鋁土礦CIF指數價格周環比下跌0.23美元/噸至93.16美元/噸。
氧化鋁
海外方面,截至3月27日,西澳FOB氧化鋁價格爲400美元/噸,摺合國內主流港口對外售價約3,547元/噸左右,高於國內氧化鋁價格420元/噸,氧化鋁進口窗口維持關閉狀態。
本週海外氧化鋁成交尚可,共詢得四筆新的海外氧化鋁現貨成交:1)3月21日,越南成交氧化鋁2.5萬噸,FOB價爲395美元/噸,4月底-5月初船期;2)3月26日,東澳成交氧化鋁3萬噸,FOB價爲368美元/噸,5月上旬船期;3)3月26日,東澳成交氧化鋁3萬噸,FOB價爲375美元/噸,5月上旬船期;4)3月27日,巴西成交氧化鋁2萬噸,FOB價爲413美元/噸,4月底5月初船期。海外氧化鋁價格若進一步降低,且降低的速度超過國內,氧化鋁進口窗口或逐步開啓。
國內市場方面,截至3月27日,全國冶金級氧化鋁建成總產能10502萬噸,運行總產能8730萬噸,全國氧化鋁周度開工率較上週下調0.67個百分點至83.13%。週期內,氧化鋁現貨成交清淡,新疆地區鋁廠招標採購部分氧化鋁,到廠價格3350-3370元/噸左右;山西地區成交氧化鋁現貨5000噸,成交價格3050元/噸。成交價格重心繼續向下移動。
整體而言,本週氧化鋁周度開工率再度下調,但氧化鋁基本面供應寬鬆格局暫未扭轉。與此同時,下游鋁廠反饋氧化鋁採購主要以長單執行爲主,另外部分進行過冬儲的鋁廠計劃主動降庫。短期內,氧化鋁流通貨源預計維持相對寬鬆狀態,氧化鋁價格或繼續承壓運行爲主。後續需持續關注氧化鋁運行產能變動情況。
預焙陽極
預焙陽極價格持平,石油焦價格上漲。截至3月28日,預焙陽極均價爲5871.4元/噸,相比於上週持平;中硫石油焦均價爲3740.0元/噸,相比於上週上漲10.0元/噸,周環比增加0.3%。
標的方面
建議關注神火股份(000933.SZ)、中國宏橋(01378)、天山鋁業(002532.SZ)、中國鋁業(601600.SH)及雲鋁股份(000807.SZ)。
風險提示
(1)下游需求不及預期風險;(2)政策管控力度超預期風險;(3)電力供應不足風險;(4)供給增加超預期風險;(5)數據更新不及時的風險;(6)匯率波動的風險;(7)重點關注公司業績不達預期風險。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