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圈再迎上市潮,這劑資本市場“止痛藥”藥效能維持多久?

藍鯨財經
03-31

文|極光月狐數據研究院

自2025年開年,新茶飲圈在資本市場的動作頻頻,多家頭部企業推進上市進度:2月12日,古茗在港股敲鐘上市;3月3日,“雪王”蜜雪冰城成功“登基”港股;與此同時,滬上阿姨也成功取得港交所備案,霸王茶姬境外發行上市也獲證監會備案,計劃赴美上市。這場資本熱潮背後,是行業競爭格局的劇烈洗牌,還是企業尋求資金彈藥的無奈之舉?茶飲品牌對資本市場的熱情達到新高、寄予厚望,但這劑上市“止痛藥”能否真正治癒行業隱疾,仍需冷靜審視。

一、新茶飲存量博弈仍在酣戰,破發魔咒難逃脫

儘管茶飲企業在資本市場中的搶灘登錄愈演愈烈,但伴隨密集上市潮而來的,是股價破發、估值縮水的行業性困境。據第三方數據,2024年連鎖新茶飲品牌的開店總數同比下滑了10.6%,與開店下滑相對應的,是閉店數量的上升,去年連鎖新茶飲品牌門店閉店總數突破兩萬家,同比增加33.2%,近三年來的新茶飲閉店潮仍在延續。

茶飲行業大環境承壓並非新鮮事,近年來,茶飲消費市場供給過剩壓力持續,茶飲企業的高估值與業績增長空間縮窄的差距難以彌合,市場和投資者難以反饋積極態度,2021年上市的奈雪的茶、2024年上市的茶百道以及2025年上市的古茗,在上市首日,均以收盤價跌破發行價收尾,而目前茶百道的市值較上市初期已大幅縮水,近乎減半,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投出了對茶飲行業前景的疑慮票。從近三年的行業投融資情況可以看到,2024年新茶飲行業的投融資事件數量近乎腰斬,僅有18起,在資本冷卻的大背景下,如何在風險區中存活下去已然成爲了茶企們的重要命題。

二、行業困局源於陷入同質化內卷和效率瓶頸

當前茶飲市場的價格戰和聯名營銷已成常態,但當所有玩家都在低價、數字化和聯名營銷的敘事中打轉時,爆品缺失、差異化價值的缺失正在讓資本市場和消費者失去耐心和興趣。

在產品策略方面,據咖門報告,以創新迭代快爲重要特徵的新茶飲市場,其茶飲新品推出週期從2023年的平均6.2天延長至2024年的7.2天,同時,85%的茶飲產品定價集中在20元以下,新茶飲行業在產品創新上逐漸放緩,企業更傾向於在有限的價格區間內進行競爭,進一步加劇了產品市場的同質化現象。紅餐網數據顯示,2024年新茶飲品牌上新了1895款新品,其中超六成新品集中在水果茶和經典奶茶品類中。

在營銷方面,作爲聯名營銷的大戶,據公開媒體報道,新茶飲主要品牌在去年一共推出了149次聯名營銷,聯名營銷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在短期內的影響力,但對新茶飲業來說,現在似乎已去到了一種“過猶不及”的境況。從上市茶飲品牌近兩年的聯名次數可以看到,2023年的茶飲聯名大戶在2024年的聯名事件佈局上出現一定程度的減少,而蜜雪冰城去年聯名數量則同比增加了2倍,或爲上市前市場聲量的提升做好準備。

網易數讀的調研顯示,有將近五成的受訪消費者認爲對聯名營銷興趣下降的原因是“聯名活動太多,看膩了”。對於現階段的新茶飲品牌而言,聯名這套玩法在消費者的心智中正在逐漸喪失優勢,若只追求聯名數量而忽視質量,後續IP營銷策略無法跟上,聯名營銷反而會稀釋品牌價值,導致聯名營銷的投入和轉化率不成正比。

三、破咒之法在於效率和溫度的平衡中

短期來看,在資本市場補充彈藥之後,可對現金流壓力產生一定的緩解作用,但長期而言,從資本對三家上市茶企的態度來看,新茶飲行業已然進入了價值重估的深水區,若無法擺脫低價內卷、構建差異化標籤,在供應鏈效率、用戶忠誠度和品牌認同上構築壁壘,資本退潮將不可避免。

而從蜜雪冰城的案例中,我們或許能夠窺見“破咒”的路徑:

一方面,供應鏈效率的提升是破局關鍵。通過五大生產基地以及核心倉和分倉體系,實現了原料成本較行業平均水平降低15-20%,這種供應鏈運作模式,使得蜜雪冰城在低價策略下仍能保持可觀利潤,在價格戰中脫穎而出。

另一方面,與消費者的強鏈接錨定了品牌心智。蜜雪冰城通過品牌人格化的策略,親民接地的品牌形象以及“農村包圍城市”的擴張戰略迅速圈定了大批長尾消費者。據極光月狐iApp小程序數據顯示,四大上市茶企中,梯隊分化情況明顯且保持穩定,近一年以來蜜雪冰城小程序MAU持續領先於其他頭部茶企,今年2月份錄得MAU超2800萬。即便在今年“315”中,蜜雪冰城因隔夜檸檬片被推上熱搜,輿論反而繼續選擇爲“雪王”站臺聲援。對於消費者而言,這家茶企似乎已成爲了“自己人”,這種“自己人”的心智定位已然是超越商業契約的強情感鏈接,爲其紮實築牢了消費者基石。

這種兼顧效率與溫度的策略,讓蜜雪冰城構建起了成本優勢-規模效應-情感溢價的高壁壘帶,通過供應鏈效率支撐的極致性價比吸引海量用戶,將省下的成本反哺用戶體驗。新茶飲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從蜜雪冰城中我們或許可以概括出一條“破咒”法則:效率決定生存底線,溫度決定增長上限。

當下來看,新茶飲行業的上市潮既是機遇,也是警示,如果企業僅僅將上市當作是緩解現金流壓力的“止痛藥”,而非重構競爭力、找準發力點的起點,這場資本熱潮最終會淪爲泡沫破裂的前奏。因此,對於茶企們來說,既要做好供應鏈效率,也要做好品牌溫度,從而贏得資本和消費者的雙重認可,否則,當這波潮水退去時,裸泳者的名單隻會越來越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