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康控股(2361.HK)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的成績單:全年收入達4.0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淨利潤達1.12億元,同比增長10.8%。
在醫藥健康產業面臨AI重塑生產力的背景下,這份成績不僅展現了公司在加速推進AI戰略下的強勁執行力,也印證了其在垂直醫療健康場景中的深度佈局和技術壁壘的高附加值。
中康控股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其在數據積累、技術創新、生態化佈局和政策紅利多重因素疊加下的必然結果。
1、雙料加持:東方科技崛起與提振醫療背景下的價值新機遇
2024年,全球資本市場呈現“東昇西落”格局——以中國爲核心的東方科技資產重估浪潮迭起,疊加國內提振消費以及支持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等相關政策的密集落地,兼具科技硬實力與醫療場景優勢的龍頭企業迎來價值重估的歷史性窗口。
在這一大背景下,作爲戰略佈局深度契合兩大市場主線的中康控股,其有望在雙重機遇中獲得新的價值增長點。
(來源:富途行情)
科技資產重估視角下,在全球產業鏈重構背景下,中國科技企業正從“場景應用者”向“標準制定者”躍遷。
中康作爲國內醫療健康數據科技領域的領軍者,公司在研發上持續投入,特別是在AI、大數據與醫療場景融合等前沿科技領域收穫多項成果。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公司擁有304名擁有醫學醫藥專業知識及140名擁有計算機科學專業知識背景的員工。同時過去一年,其研發投入同比增長6%。
得益於中康在科技領域的深度佈局,尤其是在數據基座方面具備的壟斷性優勢,以及從數據治理到臨牀決策的全鏈條賦能下的技術壁壘,中康在市場上的“科技能力”具備稀缺性。如今藉助全方位的生態化賦能體系公司業已構建強大的資源整合能力,同時憑藉廣泛的產業合作網絡形成顯著的競爭優勢,具備持續拔估值的潛力。
醫療消費擴容視角下,國內支持消費相關政策加碼,與此同時,受益於人口老齡化、消費復甦,居民的用藥結構優化和優質醫療服務需求增長,有望繼續帶動醫療行業基本面改善。
近日,光大證券研報指出,政策傾斜加老齡化提速,消費醫療復甦箭在弦上:此前《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提出提高醫療養老保障能力。政策傾斜疊加人口結構老齡化的加速,將推動消費醫療需求量和購買力的共振。
在此背景下,中康控股憑藉其在醫療數據科技等領域的深度佈局,鏈接B端、C端衆多醫療消費羣體,精準對接政策驅動的醫療消費升級需求,迎來成長新機遇。
可見,不論是從科技資產重估的角度還是支持消費及醫療的政策紅利來看,中康控股都精準地踩在了當前市場的脈搏上,有望與行業板塊形成共振,在貝塔機會中,憑藉自身的佈局優勢,收穫更多的阿爾法。
2、業務拆解:三線並進,生態化反哺增長
中康控股的業務佈局可以概括爲“三線並進”,即以To B業務爲基本盤,To C與To R爲增量引擎,形成“鐵三角”結構。
(來源:公司資料)
To B:護城河加固,院內外協同
中康控股的To B業務是其核心收入來源,也是公司技術壁壘和數據優勢的最佳體現。
過去一年,公司在院內市場的創新業務取得了顯著進展,院內創新業務規模快速增長,年內營業收入達4840萬元,同比增長86.5%。這一增長標誌着中康控股已成功實現產品結構的戰略性升級,在B端院外成熟業務之外開創了全新的增長格局。
(來源:公司資料)
公司深耕健康產業近20年,憑藉其構建的數據資產優勢、技術優勢和產業生態優勢,中康控股通過打通院外市場(藥店)與院內市場(醫院)的數據,形成了“人貨場”全渠道洞察能力,爲醫療產品供應商提供全鏈條的數智化解決方案。
公司持續助力客戶高效經營決策、精準連接市場,從而提升運營效率並推動業績增長。基於這一雙贏策略下公司也實現了業績的穩步增長以及客戶生態的持續拓展。
2024年,公司智慧零售雲收入同比增長24.2%,服務企業客戶數量達694家,其核心產品SIC系統覆蓋2853家醫藥零售企業、11.8萬家藥店門店。與此同時公司通過SIC系統管理藥店店員超24.5萬人、管理藥店會員超2.82億人,其中月活躍店員數達10.7萬人、月活躍藥店會員人數達250萬人。
此外,截至2024年底,公司數智決策解決方案服務的企業級客戶已達661家,服務客戶規模處於市場領先地位並持續增長,其中頭部30家醫療產品供應商佔比達到96.67%。這一數據不僅反映了中康控股在院外市場的領先地位,也證明了其在院內市場的快速滲透能力。
To C:流量爆發,變現模式初現
中康控股的To C業務正在快速崛起,成爲公司新的增長引擎。通過“輕-健康管理+重-重疾管理”的模式,中康控股正從B端生態向C端滲透,探索私域流量變現的可能性。
在健康管理方面,公司通過醫療機構與體檢機構提供智慧健康管理雲系列產品,爲體檢用戶和不同疾病的慢病風險人羣提供“卓睦鳥AI-MDT”數智化健康管理方案。這一方案涵蓋了體檢報告解讀、亞健康人羣健康隨訪、單病種健康管理和個性化體檢等服務,滿足患者檢後的全流程健康管理需求。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AI-MDT健康管理服務患者超507萬人次,同比增長106%。
在重疾管理方面,公司爲腫瘤患者提供的智慧醫療雲產品,通過搭建卓睦鳥腫瘤多學科診療平臺,遵循權威臨牀指南、精準匹配腫瘤專家團隊、提供多科室聯合執行解決方案,顯著提升了患者的診療質量和效率。
To R:佈局未來,卡位創新藥研發
中康控股的To R業務聚焦於生物醫藥研發領域,通過聯合藥企、CRO機構構建研發智能體,提供數智化臨牀研究方案。
其中,圍繞藥械從臨牀開發到上市後營銷的全生命週期,中康控股能夠爲創新藥械企業提供方案設計、智能系統、運營服務等數智化整體解決方案。同時,公司聯合醫療機構、創新藥企業、CRO公司、CMO公司、醫藥零售企業等主體,整合現有資源、建立產業合作生態鏈。
此外,公司還擬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擴大在創新藥械領域的戰略佈局,整合資本、技術等資源孵化有發展潛力和協同效應的標的。這一佈局有望爲公司未來的業績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技術儲備和生態潛能,同時進一步奠定公司在生物醫藥研發領域的優勢地位。
3、價值成長邏輯:稀缺性+飛輪效應+應用場景
展望後市,中康控股的核心價值成長邏輯錨定三個關鍵領域。
其一,稀缺性。
作爲港股市場中稀缺的“醫療垂直大模型+數據服務”標的,中康控股在醫療健康數據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使其具備獨特的核心資產價值。
隨着醫療健康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加速,數據和AI技術成爲行業競爭的關鍵。中康控股在這一領域的稀缺性還將不斷得到強化,尤其是其不斷增強的醫療垂直大模型的能力以及公司在數據基座上的近乎壟斷性優勢。
此外,中康控股不僅擁有技術優勢,還具備深厚的行業積累和廣泛的生態合作網絡,這使得其在行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來源:公司資料)
其二,飛輪效應。
中康控股通過數據積累、模型優化、客戶粘性增強和數據反哺的閉環,形成了強大的增長飛輪。這一模式不僅提升了客戶粘性,還爲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如,中康控股通過“天宮一號”商用數據智能中臺和“卓睦鳥”醫療中臺的雙引擎驅動,構建了高質量的數據資源體系。公司積累了包括公開醫學文獻、指南、藥品說明書在內的上百萬公開數據,以及上千萬脫敏數據和數百萬標註數據。這些數據資源爲卓睦鳥醫療大模型的訓練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通過提供高質量的數智化解決方案,公司也顯著增強了客戶粘性,顯示出在B端和C端市場都具備強大的客戶吸引力和價值挖掘力。
此外,通過數據反哺形成了良性閉環,客戶使用公司服務產生的數據進一步優化模型,而優化後的模型又提升了服務質量,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這種正向循環不僅提升了客戶粘性,還爲公司的長期發展提供了持續的動力。
其三,應用場景。
隨着政策支持和醫療AI商業化提速,中康控股有望迎來價值重估。公司的核心增長動能將持續受益於其對醫療場景的深度穿透能力。
此前,國家衛生健康部門發佈的《關於印發衛生健康行業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參考指引的通知》,明確提出AI技術在醫療健康領域的84個應用場景,覆蓋疾病篩查、輔助診療、健康管理等全流程服務。這一政策不僅爲AI+醫療的規模化落地提供了清晰路徑,更標誌着行業從局部試點邁向系統化部署的戰略機遇期。
在此背景下,中康控股積極落地智能體生態,打造以“場景穿透力”爲核心的醫療健康操作系統。通過五大垂直智能體矩陣(醫療/藥店/商用/健康管理/研發),公司正將AI能力滲透至產業末梢神經,構建“數據採集-模型訓練-場景賦能-商業變現”的完整閉環。
(來源:公司資料)
可以說,這種基於場景穿透力的技術生態變現路徑,既順應政策指向,更通過數據治理能力構建競爭壁壘。這不僅持續爲中康控股帶來了業務上的機遇,也爲其價值重估提供了催化劑。而憑藉其在行業積累的深厚優勢,以及持續的創新探索,也將使其能夠在政策紅利中獲得更多的市場認可和估值提升機遇。
此外,從商業模式特徵還可以看到,中康控股的輕資產模式顯著,公司毛利率達57.8%,較去年上升1.4個百分點,顯示出生態服務的規模效應以及AI驅動下的降本增效潛力,這也爲後續利潤空間的增厚帶來了積極預期。
與此同時,公司現金儲備充裕,核心業務形成了穩健的現金流,持續支撐研發創新,夯實市場不確定性環境下的經營安全性與成長性。此外,公司積極回報股東,年內派息率達到70%,股息率顯著高於恒生科技指數中位數。
總的來看,中康控股短期看B端業務穩健增長,中期關注C端流量變現突破,長期押注AI重構醫療生態的潛力,當前良好的股息回報下已經具備較高的安全邊際。
4、總結
以“數據爲基、AI爲矛”,當前中康控股正在垂直醫療健康場景中掀起一場革命,同時其在中國科技資產重估和提振消費及支持醫療的雙重背景下,亦展現了強大的貝塔屬性和阿爾法屬性。
可以說,在這場AI驅動的醫療健康產業新變革中,中康控股已卡位最關鍵的“數據入口”與“決策出口”,其估值邏輯也有望從“軟件服務商”向“醫療生態運營商”躍遷。
當市場認知從“工具價值”轉向“生態價值”時,一場靜默的價值重估已經悄然展開。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