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3月25日晚,檸萌影視披露2024年度業績公告,交出上市以來最差成績單。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6.57億元,上年同期爲12.22億元,同比近乎腰斬;錄得淨虧損1.89億元,上年同期爲盈利2.14億元,同比由盈轉虧,降幅高達188.54%。
業績“變臉”背後,檸萌影視長劇精品化戰略受挫,2024年僅3部新劇播出,劇集數遠低於行業頭部公司;同時,公司重磅加碼短劇賽道,“爆款之年”規模增長但盈利未現,成爲利潤黑洞。
上市3年,檸萌影視已累計虧損7億,股價緊跟着跌跌不休,市值較歷史高點蒸發九成,逾百億元。
長劇口碑崩盤 營收腰斬
公司官網顯示,檸萌影視是一家基於深厚的版權IP儲備,專注創作優質劇集的中國頂級內容生產公司。自2014年於上海成立以來,致力於進行劇集的投資、製作、發行、宣傳、衍生授權等全產業鏈運營。
2022年8月,檸萌影視在港交所主板首發上市,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擔任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
當下,影視行業仍未穿越“寒冬”週期,檸萌影視的日子也並不好過。2024年,檸萌影視交出史上最差成績單,營收再次跌破10億元,較上年同期“腰斬”至6.57億元;年內虧損1.9億元,經調整淨虧損1.84億元,雙雙由盈轉虧。
按業務結構來看,檸萌影視主要業務線涵蓋長劇集版權劇、短劇、內容營銷、其他業務(包括開發製作發行電影、作爲非執行製片人投資劇集、授權IP衍生品改編權等)。2024年,檸萌影視版權劇播映權授權收入(主要包括長劇集產生的收入)5.9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1.38億元下降48.07%;佔總營收的九成左右,仍是公司核心業務板塊。
檸萌影視2024年製作並播出3部版權劇,數量與上年同期保持一致,但單部劇的平均集數及平均銷售價格均出現下降。其中《半熟男女》《獵罪圖鑑2》分別爲27集、28集,算上《你也有今天》的36集,總集數也只有91集,較2023年減少了25集,且這三部劇的播出渠道都只有網絡平臺,失去電視臺的發行渠道後,分發收入大幅減少,從而影響了整體的收入和毛利潤。
值得一提的是,作爲《獵罪圖鑑》系列續集,《獵罪圖鑑2》雖憑藉粉絲基礎取得較高播放量,但口碑倒掛,豆瓣評分從開播6.8分速降至6.5分,較第一季的7.6分顯著下滑,部分粉絲質疑存在過度神化男主、案件設計“故事會化”、主線劇情單薄、臺詞說教味太重等問題,而這些對一部主打邏輯性和真實性的刑偵懸疑劇而言堪稱硬傷。並且該劇於2024年12月10日纔在愛奇藝、騰訊視頻播出,對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貢獻極爲有限。
相較於《獵罪圖鑑2》的褒貶不一,《半熟男女》則遭遇口碑滑鐵盧。該劇於2024年9月19日在優酷全網獨播,試圖重現《三十而已》的火爆但豆瓣評分僅有4.2分。正式播出前,劇方以“全員惡女”“渣男渣女”爲賣點,通過#半熟男女 性同意##半熟男女 PVA#等熱搜詞條製造話題,但實際劇情並未深入探討社會議題,反而被批“用敏感詞引流卻無實質內容支撐”,不少觀衆直呼“詐騙式營銷”。此外,選角爭議、人設崩塌、敘事邏輯崩壞等都進一步加劇了觀衆的反感。
據燈塔專業版統計,《半熟男女》的播放量在上線第6天達到峯值,後續的播放量處於趨平甚至斷崖下跌的狀態。與此同時,作爲《半熟男女》出品方的檸萌影視也未能躲過網友的脣槍舌劍,“檸萌的都市劇像又貴又難喫的白人飯”“檸萌答應我下次開都市再也別拍這樣的人物分身好嗎,也太詭異了”。
除劇集口碑崩盤外,檸萌影視還多次因營銷翻車陷入公關危機。
2023年3月14日,檸萌影視在第27屆香港國際影視展上發佈了2023-2024年國際片單,其中計劃與韓國合作拍攝的仙俠劇《溯洄》引起了巨大爭議,部分網友質疑該項目或將引發“文化挪用”問題,甚至將怒火燒到了檸萌影視待播的幾部重點劇集上。
16日傍晚,檸萌影視對圍繞《溯洄》的爭議首度作出回應,聲稱將會全程主導主控,以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爲己任,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但發起抗議的網友顯然對檸萌影視的解釋仍不滿意,隨着負面輿情持續發酵,檸萌影視火速“滑跪”,當晚發佈《停拍聲明》,決定終止《溯洄》海外版本的開發與拍攝。
有影視行業資深從業者指出,受騰訊、愛奇藝、優酷等平臺近些年實施“降本增效”調整的影響,針對版權劇的高價收購已逐漸成爲歷史。由於劇集製作的合同簽訂和播出的延遲性,此前影視公司和平臺簽訂的部分高價版權劇基本已在2023年消耗完畢。“2024年之後,影視公司很難靠版權賣出超高利潤。”
仍高度依賴版權劇的檸萌影視,前景恐不太樂觀。
短劇尚未盈利 已成“吞金獸”
短劇的星星之火從MCN、廣告公司燃起,如今已經蔓延到幾乎所有的影視傳媒公司。2024年微短劇504億的市場規模和超6億用戶的體量,讓經歷7年寒冬的影視公司們看到希望和生機。
2023年是各大公司集中試水短劇的一年,“電視劇第一股”華策影視2023年6月正式切入短劇,以長劇工業化經驗開發IP衍生短劇,試圖搶佔精品化先機;檸萌影視也不甘示弱,成立短劇廠牌“好有本領”,預判短劇“短平快”特性與Z世代用戶契合,打造出短劇代表作《二十九》。
但從財務數據來看,檸萌影視短劇業務成績並不理想。雖然公司在2023年財報中長篇大論了對短劇賽道的探索,並且已經製作出了幾部大熱短劇。但2023年,公司短劇營收僅3220萬元,只佔總營收的2.63%。
2023年微短劇市場規模迎來爆發性增長後,短劇製作公司的利潤卻持續走低。
某微短劇企業創始人表示,即使已經成爲行業頭部公司,一部劇的利潤率也不超過10%,中部及尾部企業甚至能否盈利都是問題,“短劇行業的大部分利潤,也流向了平臺。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企業正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2024年財報顯示,檸萌影視年內累計生產短劇約6000分鐘,同比增長約5倍;多部劇上線後單部播放量破億次,其單部C端充值金額超人民幣千萬元,達行業頭部水平。其中,公司製作並上線了11部商務短劇,板塊收入同比翻倍,短劇《賣豪宅的女人》《願者上鉤》等在上線後的播放量、商業轉化等維度均取得可觀的數據。同時公司積極把握市場機會,探索投流付費、保底分賬、流量分成等多元商業化路徑。
但同時,檸萌影視也坦言,儘管公司在短劇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並且該業務已取得了一定的市場影響力,但整體業績仍處於虧損狀態,尚未實現盈利。
這絕非個例。2024年開年,一部號稱“上線首日充值2000萬”的《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讓短劇進入公衆視野,成爲紅極一時的頂流話題和財富密碼。但即便是這樣的大爆款,製作方聽花島分到手的錢也就幾百萬元。除了上榜單的爆款,七八成的短劇都掙不到錢甚至虧錢,即使山海、九州等大公司的自制劇,也只有十之二三能打正。
業內人士透露,付費短劇走下坡路的原因,一是投流成本高漲,二是觀衆找到了薅羊毛的捷徑。“在淘寶上就能買到2.88元100G的免費版,爲什麼還要掏388?”因爲盜版盛行,新劇投流時間從一個月縮短到了六七天甚至更短,頭部短劇的充值金額從億級驟然下滑到千萬級別。
首屆中國電視劇製作產業大會暨第十屆中國(深圳)國際電視劇節目交易會於2月20日在深圳舉辦。檸萌影視董事長蘇曉會上表示,向盜版開戰,攸關產業的生死存亡。
挾字節系巨大流量和誘人的免費模式而來的紅果,正成爲加速行業洗牌的那條鯰魚。據DataEye數據,去年1月至12月,免費短劇的市場佔比從11%攀升至近60%。可以說,2024年火熱的短劇市場,半壁江山是以紅果爲代表的免費短劇撐起來的。
2024年,參與投流的微短劇總數超過4.46萬部,其中3.64萬部是新劇。但其中45%的短劇累計播放量不到百萬,超六成(63%)的短劇播放量低於500萬,播放量破億的短劇鳳毛麟角,僅佔4.3%。665部爆款短劇的總播放量達到1246億次,佔據整個市場40%的份額。
當下,紅果已有成爲短劇行業寡頭的趨勢,斥巨資不斷加碼短劇的檸萌影視,成爲面壁人的可能性幾何?
責任編輯:公司觀察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