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經濟參考報
3月30日,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發佈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公告,擬募集金額不超過5200億元(含本數),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公司的核心一級資本。業內人士指出,這意味着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資本補充迎來實質性進展。在資本基礎進一步夯實之後,國有大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具體來看,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此次發行的發行對象爲財政部。其中,財政部擬通過現金方式全額認購中國銀行本次發行的股票對該行進行戰略投資,該行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650億元。
建設銀行公告,該行董事會審議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方案等議案,擬引入財政部戰略投資。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050億元。
交通銀行公告,公司擬向特定對象財政部、中國菸草及雙維投資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規模不超過1200億元。其中,財政部擬認購1124.2006億元,中國菸草擬認購45.7994億元,雙維投資擬認購30億元。該事項已通過公司董事會審議,尚需股東大會及類別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和取得有關審批機關的批准或覈准。
郵儲銀行公告稱,擬向財政部、中國移動集團和中國船舶集團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規模爲1300億元。其中,財政部擬認購金額1175.7994億元、中國移動集團擬認購78.540607億元、中國船舶集團擬認購45.659993億元,認購金額將按照監管機構最終批覆的募集資金規模確定。
銀行業是我國金融業的主體,而大型商業銀行是銀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六家國有大行最新發布的2024年年報,截至2024年年末,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4.1%、11.42%、12.20%、14.48%、10.24%和9.56%。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資本補充是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銀行服務能力的重要方式。服務實體經濟不但需要資金,更需要資本。”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這將增強大型商業銀行發展穩健性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更好地發揮其在金融體系中的“壓艙石”作用,促進金融安全穩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通過‘一行一策’的差異化注資方案,既遵循市場化定價機制,又嚴格履行上市公司決策程序,彰顯法治化運作原則。資本補充將直接增強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潛能。”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明明說,當前國有大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明顯高於監管底線,經營穩健,但面對經濟轉型期信貸擴張需求與TLAC(總損失吸收能力)監管要求趨嚴的雙重壓力,本次注資實爲未雨綢繆的主動作爲,而非被動風險處置。“資本實力提升後,銀行風險抵禦能力將顯著增強,既能夠爲化解房地產債務風險、地方平臺轉型提供安全墊,也有助於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明明分析稱。
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更是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同發力的重要體現。
“此舉有助於在息差持續縮窄以及房地產調整轉型期背景下提升商業銀行的抗風險能力,是財政與金融協同防風險、促發展的積極體現。”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數據顯示,受經濟週期和結構轉型等因素影響,2024年四季度末大型商業銀行淨息差已降至1.44%,爲歷史最低,也低於商業銀行平均水平。
明明表示,今年中央財政力度擴張明顯,預計央行將通過MLF(中期借貸便利)超額續作、加大逆回購投放、必要時啓動降準等方式對沖流動性壓力,構建“財政發力+貨幣護航”的政策組合,實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