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化工行業觀察:DMF、PTA周內領漲,液氯價格攀升

金融界
03-31

2025年3月22日至28日,基礎化工板塊整體表現穩中趨強,周漲跌幅爲-0.01%,位列市場第5位,跑贏上證綜指0.39個百分點。板塊內部分化顯著,DMF、PTA等產品價差漲幅居前,液氯、三氯乙烯等價格環比上行,同時供給側檢修企業數量增加,行業結構性調整持續深化。

產品價格動態:液氯領漲,DMF價差擴大

液氯價格環比上漲15.69%,成爲周內漲幅最大的化工品。液氯供需階段性收緊,部分區域氯鹼企業檢修導致供應量下降,疊加下游消毒劑、農藥中間體需求支撐,推動價格快速攀升。

DMF價差周內擴大49.60%,主要受成本端原料甲醇價格回落及下游聚氨酯、電子化學品需求回暖影響。此外,PTA價差同步擴大33.43%,源於原油價格波動趨穩及聚酯產業鏈補庫需求釋放。

其他產品中,丙烯酸、氫氟酸價格分別上漲7.19%和4.87%;而燒鹼、苯酚等則因下游採購放緩,價格回調3%-4%。行業供給側本週新增5家企業檢修,純苯產業鏈檢修集中,預計4月重啓產能將逐步釋放。

行業趨勢:合成生物與輕烴化工成焦點

合成生物學加速產業化

在能源結構調整背景下,生物基材料替代化石基產品的進程提速。國內企業通過非糧原料技術突破,推動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下游應用場景向包裝、醫療等領域延伸。政策層面,央國企加速佈局新質生產力,例如招商局集團通過戰略投資合成生物企業凱賽生物,強化生物基聚酰胺材料的產業協同,凸顯合成生物學在綠色轉型中的戰略價值。

輕烴化工全球化佈局深化

輕質化原料(乙烷、丙烷)制烯烴技術因流程短、碳排放低等優勢,成爲全球烯烴行業主流方向。國內頭部企業通過規模化生產及副產氫能綜合利用,進一步降低成本和能耗。這一趨勢與全球碳中和目標高度契合,輕烴化工的技術壁壘和區域資源整合能力成爲企業競爭關鍵。

政策驅動央國企提質增效

上交所近期推動央國企通過併購重組、科技創新提升競爭力,重點支持電子特氣、高端聚合物等“卡脖子”領域。例如,電子特氣企業通過提純技術突破和全品類供應能力建設,逐步實現集成電路、面板等高端市場的國產替代。政策引導下,央國企在市值管理、投資者回報等方面的示範作用進一步增強,爲行業長期發展注入確定性。

總結來看,基礎化工板塊短期受供需錯配影響呈現結構性行情,長期則圍繞低碳化、高端化主線演進。合成生物學、輕烴化工等新興領域的技術突破,疊加政策對產業整合的支持,將成爲行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

責任編輯:櫟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