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酒李渡(6979.HK):2024業績全面提質,長期勢能催化價值重估

格隆匯
04-03

港股財報季走向收官,業績壓力集體凸顯。同時,相較於單純的財務數據,財報中戰略方向和增長邏輯的演變更值得關注。

珍酒李渡不僅在市場壓力下交出高質量的“成績單”,還釋放了新的增長預期,是一個值得拆解的標的。

溫和增長的另一面:全面提質

回顧珍酒李渡財報,其財務數據中藏着諸多高質量發展的線索。

財報顯示,珍酒李渡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70.7億元,同比增長0.5%;經調整淨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3.3%,主要指標連續四年保持增長;毛利率和經調整淨利率均提升0.6個百分點,盈利指標整體表現向好。

其中,單從毛利率來看,若按A股會計準則計算,珍酒李渡整體毛利率達75.5%,較上市初期明顯提升,與白酒行業平均毛利率水平持平。

同時,珍酒李渡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激增116.3%至7.8億元,相較2022年的負數,實現三級跨越式增長,反映其“利潤含金量”的質變突破,並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財務安全邊際。

聚焦到產品、品牌、渠道等業務層面,還有幾點值得留意。

其一,珍酒李渡主動控量,有意減緩了珍三十系列市場擴張節奏,根據市場需求,將重點放在次高端價格帶產品,,在產品結構上保持高質量,次高端價格帶產品收入同比提升8.8%。 

其二,珍酒李渡戰略性收縮電商渠道低毛利、低價格帶產品,並削減幾億體量的珍酒支線產品,保持長遠發展勢能。從結果來看,經銷收入實現2.1%的增長,表現優異。

再從行業排名來看,按收入計,2024年,珍酒穩居中國第四大醬酒企業,是貴州最大民營酒企;李渡穩居中國第五大兼香白酒品牌,並在前五大兼香品牌中繼續保持最快增速。湘窖、開口笑是湖南地區領先品牌。

所以不難看出,珍酒李渡看似溫和的增長數字背後,核心基本盤穩健,本質是主動選擇提升經營質量,實現“長期主義”與“短期業績”的平衡。

中長期或能跑出新增長曲線

一個核心邏輯是,當前白酒行業所經歷的調整並非簡單的週期波動,而是由多重長期結構性因素驅動的“重構”,只有從粗放擴張轉向高質量發展才能穿越週期,迎來“新春天”。同時,白酒行業整體規模始終龐大,具有長期競爭力的企業具有充足發展空間。

從中長期視角來看,珍酒李渡的戰略選擇背後,通過策略調整增長曲線,充分匹配高質量發展方向,壯大新增長點,且形成差異化優勢,也體現出內部“重構”跡象。

在產品結構上,珍酒主動控量,削減支線產品,這些策略雖影響短期收入,卻爲價格體系穩定和品牌價值沉澱打下基礎;而湘窖正在推動高端或次高端價格帶以醬香型產品逐步替代濃香。

可見珍酒李渡在醬酒品類的佈局繼續深化,這也順應 了“醬酒崛起”趨勢。參考權圖醬酒工作室此前發佈的報告,未來十年醬酒有望佔據白酒50%以上市場份額。

在渠道結構上,當大部分酒企還在依賴傳統經銷商體系時,珍酒深入實施“雙渠道增長戰略”,引入異業渠道,包括開拓企業團購、跨界合作等新場景。2024年,珍酒高檔酒事業部通過異業渠道,營收實現高雙位數增長。

而且,珍酒李渡非常重視經銷商質量,通過數字化管理、資源賦能等措施與經銷商互利共贏,2024年珍酒、李渡兩個品牌的單經銷商收入都有雙位數增長。

在品牌方面,珍酒李渡堅持發力體驗式營銷,通過深度體驗活動增強品牌認知與用戶粘性,夯實差異化競爭。

比如,珍酒推出“國之珍宴”品鑑會和“聖地之旅”回廠遊;李渡以元代燒酒作坊遺址和唐代洪州窯遺址爲核心,構建“考古+釀造+文旅”的沉浸式體驗場景;湘窖打造春、秋、冬三季特色封壇大典,成爲湖南酒旅融合高地。

可見,珍酒李渡持續修煉深厚“內功”,爲未來發展蓄勢。

多重因素催化價值重估

迴歸資本市場角度,當下亦有多重因素催化珍酒李渡的價值重估。

隨着2025年提振消費再次躍居政府工作任務首位,市場對於消費板塊的預期不斷升溫,包括認爲消費有望成爲AI+之外的第二主線。

港股消費板塊也是頻頻走強,吸引南向資金湧入。南向資金仍在快速流入港股市場,在港股市場的“話語權”逐步提升,進一步凸顯港股通標的的廣泛投資價值。截至今年3月,累計淨買入4386.52億港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一半,其中僅3月便“掃貨”1602.82億港元,創造歷史第二高峯值記錄。

在此基礎上,透過珍酒李渡財報,其展現出厚積薄發的長期成長屬性,作爲“港股白酒第一股”,其也是港股稀缺的白酒價投標的,或將釋放出更強的投資吸引力。

簡單對比可見,在港股食品飲料板塊中,珍酒李渡的盈利能力明顯強勁,無論是毛利率還是淨利率都位列前三。

綜上來看,珍酒李渡理應在新一輪資本浪潮中再塑價值座標,迎來價值迴歸。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