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ISM製造業PMI今年首次萎縮,價格指數創2022年中期以來新高

智通財經
04-01

4月1日,美國製造業在經歷兩個月的短暫擴張後,三月份再度陷入收縮。

供應管理協會(ISM)最新發布的《製造業商業報告》顯示,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下降至49%,較二月份的50.3%下降1.3個百分點。其中新訂單指數連續第二個月收縮,降至45.2%,較前值下降3.4個百分點;生產指數回落至48.3%,結束了連續兩個月的擴張;就業指數進一步萎縮至44.7%,表明企業在面對經濟不確定性時持續減少僱員。同時訂單積壓指數跌至44.5%,反映需求端持續疲軟,而供應商交付指數雖略降至53.5%,但仍顯示交付放緩;進口指數維持在50.1%的擴張區間;而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至49.6%,重新進入收縮區間。

此外,受關稅影響,價格指數大幅上升7個百分點至69.4%,創2022年中期以來的最高水平;而製造商庫存指數回升至53.4%,扭轉六個月以來的收縮態勢,部分企業爲規避關稅影響而提前囤貨,然而整體市場需求依然低迷,企業對於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減弱。

ISM製造業商業調查委員會主席Timothy R. Fiore指出,製造業需求和產出疲軟,而投入端(包括供應商交付、庫存、價格及進口)卻在擴張,形成經濟增長的負面信號。企業面臨關稅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同時訂單積壓、新訂單和出口需求持續下滑,工廠正在調整生產計劃,裁員趨勢進一步加劇。

46%的製造業GDP在三月份出現萎縮,較二月份的24%顯著上升,且PMI指數低於45%的製造業GDP佔比上升至7%,反映整體製造業景氣度惡化。

在六大製造行業中,僅石油與煤炭製品、計算機與電子產品以及交通設備行業維持擴張,而木材製品、紙製品、塑料與橡膠製品、傢俱與相關產品、化學制品、食品飲料與菸草產品以及機械行業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

多家制造企業反映,市場需求疲軟、庫存增加、全球經濟不穩定及關稅的不確定性加劇了經營壓力,部分企業試圖提前增加庫存以應對潛在成本上升,但整體需求趨勢仍不明朗。受訪企業普遍表示,關稅、供應鏈緊張及全球經濟環境變化將繼續主導未來製造業走勢。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