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美股難複製2017年走勢,市場或轉向防禦性板塊

智通財經
04-01

智通財經APP獲悉,摩根大通近日發佈股票策略報告,稱目前美股市場與2017年的差異仍十分值得關注,但也可能存在一些相似之處。該行預計,第二及第三季度經濟活動陷入低迷、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等不利因素再起,市場將轉向防禦性板塊。

2月至3月,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0%,“七巨頭(Mag-7)”在第四季度的漲勢也完全逆轉,這導致市場在技術層面處於超賣狀態,多空指數也處於低位。摩根大通認爲,這種情況爲市場短期內的喘息提供了可能,但預計市場的企穩態勢不太可能持續太久。該行預計,在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經濟活動再次陷入低迷、貿易不確定性加劇,以及嚴峻的通脹形勢等不利因素將佔據主導,將壓低股票價格和債券收益率,並推動市場轉向防禦性板塊。

從宏觀角度來看,該行今年的基本預期是,市場走勢將與2017年有所不同。主要區別在於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增長與政策權衡。2017年,標普500指數幾乎不間斷地上漲超過20%,而今年該行預計至少在上半年市場將處於盤整消化階段。

一方面,市場的起始倉位截然相反。2024年11月,投資者在經歷了一陣 “害怕錯過”$(FOMO)$情緒後,倉位接近高位;而2016年11月,由於當時投資者前景極爲謹慎,倉位處於低位。2016年11月,標普500指數的估值倍數爲17倍,而目前爲21倍。

增長前景、通脹和債券收益率背景也各不相同。2017年可被視爲再通脹時期,而目前該行面臨滯脹風險:經濟活動逐漸低迷,同時通脹預期上升。財政赤字水平也明顯不同,關鍵是政策順序也出現了分歧。

另一個差異在於科技股的領導地位。2017年,“七巨頭” 上漲了45%,當時的起始估值爲20倍。今年,“七巨頭” 下跌了12%,市盈率仍爲27倍。該行對該集團在2025年的表現仍不樂觀。

最後,政策重點與2017年形成鮮明對比。儘管本週的重大事件動態可能不會造成太大壓力,但貿易不確定性尚未達到峯值。2017年,市場推行支持性政策,隨後在2018年實施關稅措施。

而這一次,貿易不確定性先行,如果企業要讓步並開始將生產轉移到美國,這種不確定性可能會持續更長時間。爲了實現這一目標,現任美國政府實際上不能讓企業看穿其關稅威脅是虛張聲勢。即使未來的關稅公告隨後被撤銷,對企業信心的打擊可能仍會持續。

主要的相似之處在於,國際市場可能會像2017年一樣,表現優於美國市場。國際市場的起始倍數更低,而且與美國相比,歐洲和中國的財政政策支持力度越來越大。重要的是,美元可能走弱,這與2017年類似。實際利率差可能縮小,這意味着美元未來可能會進一步貶值。

話雖如此,該行並不認爲市場會出現方向性的脫鉤。如果未來幾個月市場因增長與政策的艱難權衡而面臨壓力,那麼國際股市也將受到限制,但在市場波動時期,它們與美國股市相比,可能無需像歷史上那樣表現出高貝塔值。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