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袁傳璽)
3月29日,協鑫科技(03800.HK)在蘇州舉行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協鑫科技董事局主席朱共山、董事局副主席朱戰軍、聯席首席執行官蘭天石、首席財務官兼公司祕書楊文忠、首席科學家蔣立民及協鑫光電董事長範斌等公司高層出席並與境內外投資者互動交流。
此前一天,協鑫科技發佈2024年度財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約151億元。得益於公司核心“黑科技”顆粒硅的非凡表現,目前現金製造成本再創新低至27.14元/kg,高品質產品比例提升至95%以上,市佔率超25%,庫存行業最低,頭部客戶應用比例超40%。
“下一個10年,協鑫科技將再一次翻過一個個山頭,FBR顆粒硅+CCz(連續直拉單晶技術)、BC、鈣鈦礦將形成‘黃金組合’,以材料革命推動製造和應用革命,普惠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朱共山表示。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1份至2月份,協鑫科技顆粒硅現金製造成本(含研發)已低至27.14元/kg,不含稅售價31.1元/kg,相對於2024年第三季度的33.18元/kg現金成本和28.98元/kg不含稅售價,成本大幅下降,售價不斷提升。顆粒硅高品質產品比例更是提升至95%以上,市佔率達25.76%。
同時,協鑫科技2024年度顆粒硅總產能48萬噸,產量26.92萬噸,同比增長32%,出貨28.19萬噸,同比增長45%,顆粒硅銷產率達105%。
朱共山表示,協鑫科技顆粒硅庫存創行業最低,頭部客戶應用比例超過40%,成爲市場主流勢不可擋,爲公司迎擊內卷、穿越週期提供了強大的韌性和制勝的定力。
事實上,顆粒硅的穩定進步,離不開協鑫科技十年如一日對研發創新的執着投入。財報顯示,協鑫科技2024年研發成本達11.02億元,研發成本佔營收比例約7.3%,研發費用率較上年度增加1.7個百分點。
在協鑫科技在持續投入多年後,公司的鈣鈦礦、硅烷氣、硅基負極等“黑科技”已破繭成蝶。協鑫科技孵化的鈣鈦礦項目實現了“高、大、穩”重大突破,1m×2m單結、疊層轉化效率分別達到19.04%、26.36%,穩居全球第一,生產成本較晶硅電池降低50%。
此外,在AI浪潮推動下,協鑫科技積極推動AI+研發製造,率先引進AI+高通量設備,實現全程自動化生產與分析,大幅加快鈣鈦礦研發進程。
“協鑫科技研發的碳納米管、石墨電極等新業務已完成客戶驗證,碳化硅、氮化硅等多個材料儲備項目加速研發中。面向廣闊市場,協鑫科技將一如既往地堅持長期主義,心無旁騖聚焦材料高科技,以AI技術、數字化平臺爲支撐,積極擁抱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鏈,持續拓展和豐富應用場景,打造全新的新能源材料產業集團。”談及未來,朱共山表示。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