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本“戶口簿”!戶主是TA

咸寧發佈
04-03

轉自:咸寧發佈

一本綠色封面的登記簿

取得突破性進展

3月31日,咸寧市西涼湖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確權登記順利完成登簿,這是咸寧市頒發的首本、湖北省第二本自然資源登記簿,標誌着全市自然資源有了法定“身份證”,生態保護進入“權屬清晰、保護有據”新階段。

據悉,本次確權登記工作全面釐清了西涼湖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主體、保護範圍、資產本底,劃清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全民所有和不同層級政府行使所有權、不同集體所有者、不同類型自然資源之間的“四個邊界”,實現了“資源有身份、保護有憑證、責任有主體”的管理目標。

登記單元範圍總面積爲8083.9645公頃,登記簿以“立體畫像”方式精準標註:單元內國有自然資源總面積7433公頃,涵蓋7409公頃水流資源、16公頃溼地資源、8公頃森林及草原資源。

此外明確自然資源資產“誰所有”“由誰管”——其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人爲全民,履行主體爲自然資源部,代理履行主體爲咸寧市人民政府。

“確權過程是生態治理的重要破冰環節。面對水域與林地權屬交織、國有與集體界限模糊等歷史難題,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部門聯合水利、林業、生態環境等部門成立專班,運用衛星遙感影像、無人機測繪等技術,開展20餘次實地踏勘、召開權屬協調會,並通過內審和外審相結合形式,對自然資源空間範圍、權屬狀況、公共管制要求等信息進行全要素覈查,確保地籍調查成果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登記不僅建立了全市首個自然資源三維‘電子身份證’,更探索出多部門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的新模式,爲後續全域推廣積累了經驗。  

西涼湖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登記簿的頒發是我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隨着首本登記簿的頒發,西涼湖生態價值轉化按下快進鍵。後續我市將探索林權、水權等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組合,構建“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的自然資源確權確值開發利用路徑,推動我市自然資源資產高效配置和保值增值。

“確權登記不是終點,而是強化生態保護的起點。”該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將以此次登簿發證爲契機,加快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體系,推動西涼湖水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讓“綠色家底”真正轉化爲惠民增收的“生態紅利”。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