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升級及技術革命雙輪推動下,即時配送行業由“高速擴張”向“高質量發展”已然成爲行業心照不宣的共識,也是相關企業當下最爲重要的課題之一。
3月28日,順豐同城(09699)披露2024年度業績報告,作爲即時配送“高質量突圍”樣本,順豐同城的這一份年度成績單可謂極具借鑑意義。
2024年,順豐同城實現營收157.5億元,同比增長27%;毛利潤爲10.7億元,同比提升35%;淨利潤爲1.3億元,同比增長162%,核心財務指標皆保持快速增長,尤以淨利潤增速亮眼。
與此同時,公司盈利水平和現金流也不斷提升,期內,毛利率連續7年增長,提升至6.8%,淨利率亦從去年0.4%翻倍至0.8%,全年實現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入27.19億元,持續爲正,凸顯強大業務質量和經營韌性。
這背後所體現的增長力——即順豐同城是第三方即配行業唯一收入高增及連續盈利的企業,且淨利潤持續翻倍增長,無疑也證明順豐同城已成功跨越商業模式驗證期,算得上行業中一大難以被複制且受益於新消費長期紅利的稀缺標的。
當然,從更深的角度來看,順豐同城整體業績能夠實現高質量健康增長,這一成果並非偶然,而是源於其戰略定位、運營效率及生態協同等多維度的精準佈局。
穩守基本盤,即配業務均衡高質量發展
2024年,順豐同城堅持“高質量健康增長”經營目標,在B端,公司持續加固KA客戶市佔率領先優勢,深化流量平臺合作,提升中小商家獲客效率;在C端,公司升級推出一對一“獨享專送”,還增加對同城快遞用戶的觸達轉化,重點搭建中長距離的“小時達”配送能力;此外,順豐同城通過“最後一公里”配送爲同城物流“攬、派、中轉”全環節提速,同時拓展半日達、外部客戶落地配等新場景。
在這樣前瞻性的戰略定位下,報告期內,順豐同城的各大業務皆實現了均衡高質量發展。
據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公司同城配送服務實現收入爲91.21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及面向消費者的同城配送分別實現收入約66.88億元、24.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8.1%及12.2%;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實現收入約66.25億元,同比增長32.5%。
更進一步來看,在面向商家的同城配送服務中,順豐同城餐飲外賣消費需求穩固,零售消費等場景下即時配送需求加速釋放。其中,非餐場景業務快速增長,2024年收入同比增長26.2%至36.95億元。期內茶飲配送收入同比增長73%,商超便利、美妝、醫藥、 母嬰等品類收入同比實現高雙位數增長。
另外,2024年,順豐同城還堅持鞏固及深化與KA客戶的合作,在保持市佔率領先的同時,與多個頭部客戶合作份額持續提升,報告期內新增合作門店超7,500家。隨着KA客戶增長勢頭強勁,公司新簽訂單收入也實現高雙位數增長,客戶結構持續調優,年內,公司與山姆會員商店、肯悅咖啡、 阿嬤手作等多個不同行業的品牌商家達成合作。
面向消費者的同城配送服務中,公司深入挖掘CBD核心區域消費者需求,升級了一對一“獨享專送”,能匹配用戶對於高價值及高時效、高安全性要求的物品配送需求,全年單量翻4倍。同時通過渠道合作爲同城快遞用戶提供“小時達”升艙服務,實現收入和單量均顯著提升。
最後一公里配送服務中,報告期內,順豐同城積極把握電商平臺退貨率提升的趨勢,退貨回倉單量翻倍提升,派件環節服務規模及佔比穩步提升;攬收環節,在節假日強化與主要客戶協同,促使2024年日均收件單量突破150萬單。此外順豐同城積極開拓非主要客戶的最後一公里配送客戶羣,年內該類客戶合作收入同比提升106%。
在強大的綜合物流底盤能力爲各類型客戶提供服務及不斷深化與KA客戶和各大流量平臺合作加持下,順豐同城期內年度活躍商戶和消費者規模也持續擴大,行業頭部優勢愈發顯著。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順豐同城平臺上的年度活躍商家數量規模至65萬,年度活躍消費者規模逾2,341萬人。非餐、KA、獨享專送等高價值訂單提供盈利增長點同時,多層次商流平臺、商家、消費者、物流平臺,也爲公司提供了穩定優質的訂單結構,從而進一步實現擴大規模、增加密度、平滑時間,提升人效、攤薄單均成本等目的。
技術升維,多維度開拓增量空間
當然,對於順豐同城來說,要想持續保持行業內唯一收入高增及連續盈利的稀缺優勢,持續聚焦規模擴張以及進一步用技術擴大盈利規模效應仍是目前“首要任務”,而這也離不開公司在多個維度的高效性開拓動作。
一是,深耕下沉市縣,錨定下沉零售市場增長紅利。
近年來,伴隨着下沉市場對網絡購物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下沉市場的外賣需求和零售規模正在快速增長。沙利文研究指出,2024年,國內下沉市場零售規模爲20.0萬億元,顯著高於高線城市總體量,未來數字化渠道可滲透空間巨大。
報告期內,順豐同城積極錨定下沉零售市場增長紅利,深耕下沉市縣,尤其是縣域覆蓋,同時也採用更積極的定價策略增強產品競爭力,至2024年,公司城市覆蓋率不斷提升,期內縣域覆蓋超過1,300個,2024年縣域收入規模同比增長121%。
二是,拓展香港地區業務,加速釋放“外延”成長潛力。
機構 Statista 分析,快節奏的城市生活水平下,香港對在線配送服務的需求激增,預計 2024 年香港在線配送市場收入總額將增長 12.2% 至 287 億人民幣 ,其中非餐飲類別的在線配送收入將達到 221.8 億人民幣 ,且在 2025 年保持 11% 的增長。
基於這一發展潛力,順豐同城於2024年7 月以“SoFast”在香港開展同城即配服務,提供文件/鮮花/數碼/餐飲等配送,開啓24小時全場景配送服務,豐富當地即配生態。與此同時,霸王茶姬香港首店開業選擇與順豐同城共建APP私域配送服務,無疑也意味着公司在新地域進一步站穩腳跟。後續隨着出海節奏加速,公司在香港市場運營經驗將助力品牌全球化發展。
三是,生態加速滲透,進一步將順豐生態勢能轉化爲開發平臺的場景穿透力。
報告期內,順豐同城還加強與順豐控股生態圈的參與者進行戰略合作,爲客戶打造“倉儲+轉運+同城即時配送”的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與順豐控股共同擴大客戶基礎並提升客戶忠誠度。2024年,公司與順豐控股一起服務的月結客戶帶來約3.68億元的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長45.5%。
除此之外,順豐同城還進一步加強技術賦能,通過加碼“AI+無人”等新興技術進一步助力公司提質增效。
AI和無人配送經濟熱潮之下,順豐同城也積極實踐“技術驅動效率革命”這一發展理念,一邊積極推進AI大模型能力的多場景應用,率先物流行業接入DeepSeek大模型,與國內多個大模型廠商達成合作;一邊不斷探索智慧物流和無人配送技術在商業化場景的應用,在多個城市進行無人車配送的試點和投產,報告期內公司無人車全國月均運營活躍線路超千條。技術賦能下,順豐同城的運營效率也進一步提升,2024年,公司時效達成率約爲95%,3公里以內訂單的平均配送時長爲22分鐘。
關懷基金+不斷回購,堅持長期主義未來可期
各項業務持續高質量增長之際,順豐同城也通過騎手關懷基金設置、不斷回購的動作,堅持公司長期發展。
作爲即時配送行業關鍵一環,騎手在工作中或將面臨一定的高強度的勞動和安全風險。近年來,隨着社會關注度的提升,即時配送行業從單純的業務擴張轉向更加可持續、有溫度的發展模式,企業也開始更加重視騎手的權益保障。
基於這一發展理念,順豐同城跟隨行業趨勢從多層面保證騎手權益。比如,2024年公司行業首創騎士委屈關懷專項基金,基金規模高達500萬元,並推出“3,000萬同心公益基金”計劃。持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安全事故率與去年相比下降17%。
這一做法,也促使公司騎手人效得到明顯提升。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個月,平臺的年活躍騎手進一步擴大至約100萬名,期內騎手人效明顯改善,中高收入水平騎手數同比增加29%。短期來看,順豐同城從多層面保證騎手權益,有利於提升騎手人效,長期來看,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CSR),最終也將體現在長期的財務和社會價值上。
此外,順豐同城通過回購方式持續提升股東回報率,亦進一步顯露了公司擁抱長期主義的決心。
2024年,順豐同城首次完成近2億港元,總計1920萬股的總回購,其中1608萬股全部註銷。此舉不僅降低了股價短期波動對市值的衝擊,亦增強投資者信心吸引長期價投者的關注,彰顯集團對自身業務發展及前景的信心。同年9月,順豐同城成功被納入恒生綜合指數,並正式進入港股通,亦反映出資本市場對於其業務表現及發展前景的認可,也有利於公司進一步提高流動性和估值。
結語
綜合上述,不難發現,順豐同城能夠持續實現盈利且保持收入高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通過穩守基本盤+開拓新增量+智能效率革命等前瞻性和高效性戰略佈局,早已悄然成爲行業“高質量增長”範式。
未來,隨着即時零售市場規模從2023年的6000億元向2025年的1.2萬億元躍進,順豐同城若能保持技術迭代速度與全場景滲透率,將繼續成爲即時配送行業“效率+價值”雙驅動的標杆企業,重新定義行業盈利標準。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