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財險高管換血 四年虧掉4.7億元

市場資訊
04-02

  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吳敏

  在執掌現代財險長達15年後,67歲的韓國籍董事長趙鏞一正式揮別舵手之位。

  近日,現代財險發佈公告稱,趙鏞一因個人原因請辭公司董事長職務,且已獲公司董事會同意。“目前,現代財險高管團隊與專業人才梯隊建設完善,已建立成熟的經營管理體系支撐日常經營活動。”現代財險相關負責人4月2日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趙鏞一先生辭任一事不會對公司既定戰略和正常經營造成實質性影響。

  成立於2007年2月的現代財險,是由韓國現代海上火災保險株式會社100%出資設立。2020年,聯想、滴滴兩大巨頭攜重金入場,以合計持有64%股權比例打破單一外資格局,將現代財險推入“中外合資”時代。

  在兩大巨頭的加持下,現代財險保費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並於去年首次突破10億元,但淨利潤卻連續四年虧損,累計虧損金額超4.7億元。

  股權變更帶來業務轉向

  出生於1958年趙鏞一,現年已67歲,韓國國籍,畢業於韓國首爾大學英語文學專業。2007年現代財險籌備伊始,趙鏞一便被委以重任出任董事。2010年,現代財險首任董事長樸仁秀3年任期結束後,趙鏞一便接棒出任董事長一職,直至近日提出辭職,任期長達15年。

  在趙鏞一任職期間,現代財險股權結構發生過重大變化。成立於2007年2月的現代財險,是韓國第二大財險公司現代海上火災保險在中國設立的子公司,總部位於北京,初始註冊資本爲人民幣5.5億元。

  2020年,聯想、滴滴兩大巨頭攜巨資入局。當年3月,現代財險增資擴股獲批,註冊資本金從5.5億元變更爲16.67億元,並引入四家新股東。其中,聯想控股和滴滴出行100%控股的子公司迪潤科技分別持股32%,爲並列第二大股東;易商數碼和紅彬曜盛則分別持股1.5%。現代海上火災株式會社的持股比例由100%降至33%,仍爲第一大股東。現代財險也由此從一家外資獨資險企變身爲中外合資險企。

  股權變更後,現代財險的業務結構也發生轉向。在韓方單一持股時期,現代財險主要服務於韓資公司,且業務規模較小,年度保費在1億元左右,險種結構方面,第一大險種爲企財險,排在第二、三位的是責任險、貨運險,車險排在第四位。不過都保持了盈利,2017年至2020年,其淨利潤分別爲0.08億元、0.23億元、0.04億元、0.2億元。

  聯想與滴滴入局後,現代財險的經營策略也發生了變化,短期健康險取代企財險成爲該公司的主力險種。2021-2022年,短期健康險連續兩年成爲現代財險第一大險種。2024年,現代財險的業務結構再次發生變化,車險業務規模取代了責任險和短期健康險,成爲排名第一的險種。

  翻看現代財險官網,該公司已將“成爲新型出行生態的風險管理專家”作爲企業願景目標。現代財險相關負責人告訴本報記者,從新的發展戰略確定至今,公司聚焦新型出行生態,專注於紓解新能源營運車保費高、投保難等問題,以網約車主作爲目標客戶,以新能源車險爲發展重點,堅定不移地走特色化、專業化發展之路,因此業務結構隨之發生改變。

  該負責人向本報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現代財險車險保費總體規模佔比從2023年的25%提升到了2024年的52%;而健康險保費總體規模佔比從2023年的18%降低到了2024年的4%左右。

  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轉型符合市場需求,當前傳統企財險市場增長乏力,短期健康險受益於政策推動和消費升級需求,過去幾年保費增速一直維持在雙位數,現代財險可藉此做大規模,但需警惕賠付率攀升風險。發力車險則與滴滴入股後的戰略協同有關,但車險市場競爭激烈,行業綜合成本率普遍超98%,需關注其盈利性。

  規模狂奔卻利潤虧損

  背靠股東資源,現代財險保費規模實現了快速增長,2021年至2024年,該公司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5.36億元、6.71億元、7.89億元及10.73億元。

  遺憾的是,規模的狂飆並未帶來利潤的同步增長,現代財險反而陷入持續虧損的泥潭。2021年至2024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爲-1.42億元、-0.61億元、-1.07億元和-1.63億元,四年累計虧損超4.7億元。

  對於虧損原因,現代財險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一方面是受到此前承保的品質不佳業務(主要是平臺類僱主責任險)不利影響。近些年來,行業普遍出現僱主責任險經營虧損情況,原因涉及市場環境、成本控制、風險管理、法律變化、內部管理等多個層面。

  “對此,公司已開展了專項清理,後續將做好清虧收尾工作,並吸取經驗教訓,理性評估長尾業務風險,秉承質量效益發展的經營理念,審慎承保此類高、中風險業務。”上述現代財險相關負責人說道。

  據該負責人透露,2024年現代財險所有業務均已實現當年保單邊際成本盈利,但根據保險公司會計準則要求,在業務快速增長時財務口徑已賺保費增長落後於保費收入的節奏,進一步導致當期財務報表承保利潤承壓。“2025年現代財險將進入戰略深化期,隨着戰略業務的提質增效,預計整體經營結果會進一步改善。”該負責人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於董事長一職的穩定,現代財險總經理更迭頗爲頻繁。在韓方單一持股時期,樸仁秀、吳承燦、LEE MOON BOG、KIM TAE HOON先後執掌該公司總經理一職,任職週期均較短。股權結構變化後,中方經營人員開始主導公司管理,2020年蔣新偉出任現代財險總經理,但在2023年1月便辭任,其任職時間不足三年。

  2023年3月,來自華農財險的張宗韜“空降”擬任現代財險總經理,其任職資格直到2024年12月才正式獲批。在張宗韜的帶領下,華農財險多位高管“投奔”至現代財險,分別是現代財險總經理助理邢建茹、財務負責人李建奎、合規負責人汪桂林。目前,現代財險的高管團隊共有8人,“華農系”高管佔據了半壁江山。

  如今趙鏞一辭職離去,現代財險新任董事長人選成爲觀察該公司未來戰略走向的重要風向標,但在楊帆看來,趙鏞一辭任董事長可能會對現代財險的短期管理穩定性產生一定影響,尤其是戰略執行的連續性。但考慮到該公司引入滴滴、聯想後已進入戰略轉型期,新任董事長若到任可能也更傾向於推動既定改革方向,未來該公司戰略或更貼合股東資源,如滴滴的車險場景、聯想的科技能力。

  談及現代財險下一步業務發展規劃,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將保持戰略聚焦,複製已試點成功的戰略業務模式和初期經驗,在新型出行生態領域全面深化戰略落地,大力發展新能源網約車車險,保持車險業務的穩健增長和細分市場的領先優勢,真正在細分領域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王馨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