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保衞戰OR政治博弈? OPEC上月宣揚減產11萬捅/日又將醞釀5月增產

智通財經
04-02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際原油市場最近上演着"減產增供"的魔幻劇情。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剛在上月砍掉11萬桶日產量至2743萬桶,以沙特和俄羅斯爲首的"OPEC+"聯盟就急吼吼宣佈要啓動擱置多年的增產計劃。這波操作背後,到底是油價保衛戰還是政治博弈局?

根據調查顯示,3月OPEC日產量縮水至2743萬桶,其中尼日利亞表現最搶眼——日減5萬桶至150萬桶,正好卡着配額紅線。不過這位非洲兄弟也是無奈,輸油管道火災導致邦尼輕質原油裝運延誤,減產實屬被動。

伊拉克雖名義上日減4萬桶至415萬桶,但離400萬桶的約定紅線仍有距離。更尷尬的是,此前超額生產的"舊賬"至今沒補完。阿聯酋倒是反其道而行,日增3萬桶至333萬桶,徹底放飛自我。

然而,有意思的是,OPEC官方數據卻描繪出另一幅圖景:伊拉克和阿聯酋的產量"基本合規"。這種自相矛盾,暴露出組織內部統計口徑的混亂,也讓市場猜測是否存在"政治正確"的粉飾。

據瞭解,OPEC+聯盟本月將率先增產13.8萬桶/日,這僅僅是到2026年底逐步釋放停產產能的"開胃菜"。別看數字不大,卻釋放明確信號:產油國開始爲油價託底。畢竟去年特朗普那句"快降價"的推特,至今讓沙特等國心有餘悸。

OPEC+將在近日決定5月是否繼續增產。多位代表放風稱"開綠燈無懸念",但投資者心裏都清楚:產油國的每個決策,都是政治算盤與市場需求博弈的結果。畢竟在新能源崛起的今天,傳統石油巨頭們正在玩一場"走鋼絲"的遊戲——既要託舉油價,又不敢觸怒白宮。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