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Facebook與Instagram母公司Meta Platforms Inc.(META.US)正在加速開發其熱門智能眼鏡的高端豪華版本,計劃嵌入更加先進且功能更加強大的AI大模型系統,並且將加入手勢控制功能以及單獨顯示照片和其他應用程序的高清屏幕。據知情人士透露,Facebook母公司Meta最早將於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帶高清電子屏幕的AI智能眼鏡——這款產品被視爲Meta 力爭挑戰蘋果生態系統的iPhone及其他移動端消費電子設備在智能化消費電子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一步。
據瞭解,這款代號爲“Hypernova”的智能眼鏡設備定價預計超過1000美元,最高可能達到1300至1400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最終價格可能在臨近發佈時纔會確定。Meta目前最受歡迎的AI智能眼鏡款式Ray-Ban Meta起售價爲299美元,市場銷售表現超出預期。Meta表示,未來將繼續銷售這款入門級智能眼鏡產品,並希望藉助其熱度推動用戶轉向更加高端的產品型號。
此外,亞馬遜(AMZN.US)等美國科技巨頭也承諾推出新款的基於AI功能的智能眼鏡,以更好地與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在智能眼鏡領域進行競爭。
全球宏觀經濟和數字化生活方式的轉變,共同推動了全球消費電子用戶們對於隨時隨地且高效便捷的智能化信息服務需求的增長。智能眼鏡作爲一種輕便、穿戴式的終端消費電子產品,能夠在辦公、出行、娛樂、健康監測等多個場景下提供沉浸式、定製化、實時的信息服務。生成式AI功能的全面引入,可謂將進一步豐富這些場景的應用規模,例如通過實時化數據分析提供個性化建議,提供基於AI功能的實時精準翻譯內容,從而大幅提升旅行、生活質量以及個人工作效率。
對於Meta所主導的AI智能眼鏡行業來說,被市場普遍認爲最有可能受益於AI大模型技術更新迭代的端側消費電子產品,能夠充分借力雲端+消費電子端側生成式AI大模型的不斷更新迭代,從而爲用戶們帶來更直觀、沉浸和個性化的人工智能體驗,也許即將迎來屬於他們的“英偉達時刻”——即公司股價與銷售額開啓同步暴增的時刻。
Meta千美元級智能眼鏡Hypernova震撼揭祕:手勢操控+單目屏幕,劍指蘋果生態
Meta新款智能眼鏡的價格大幅上漲幾乎完全源於其創新式的高清屏幕配置——這是一塊單目可用的顯示屏,位於右鏡片的右下象限。這意味着用戶所需要的即使信息僅會顯示在佩戴者右眼前方,而不是覆蓋整個屏幕面積,且最清晰的視角爲略微向下看時。
知情人士表示,Meta智能眼鏡團隊已開始研發第二代產品(代號Hypernova 2),其最大區別在於採用更先進且直觀雙目級別的顯示系統,即配備兩塊高清電子屏幕並在雙眼顯示信息。知情人士稱,該第二代消費電子設備暫定於2027年推出。
帶屏幕的智能眼鏡將成爲Meta邁向真正“增強現實(AR)+AI”智能眼鏡的又一里程碑。該公司去年曾預覽過相關技術。
從Hypernova初代原型機系統可窺見其上市後的突破式智能眼鏡操作邏輯:
啓動時:顯示屏會突出“啓動屏幕”,屆時屏幕將顯示Meta及合作伙伴(比如智能眼鏡核心芯片製造商高通)的標識
主界面:將顯示出水平排列的圓形圖標,類似蘋果生態智能設備的應用程序塢或Meta Quest混合現實頭顯的應用程序佈局
內置專屬應用:將包含拍照、查看照片、地圖導航等智能眼鏡端專屬的應用程序,端側通知支持方面,可接收配對的智能手機應用(包括Messenger和WhatsApp)的實時消息
其他功能與現款Ray-Ban Meta Wayfarer風格的智能眼鏡類似,其中包括拍攝實時圖像/視頻、通過內置麥克風調用AI功能、連接智能手機通話以及播放音樂。新版預計仍將高度依賴Meta View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與Meta其他新消費電子設備相同,這款智能眼鏡將運行谷歌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的深度定製版本,是否內置專屬的應用程序商店暫時未知。用戶可通過鏡腿電容觸控進行操作——滑動鏡腿瀏覽應用程序或照片,點擊選擇特定的內容。
Meta還計劃首次推出“神經腕帶”系列端側產品(代號Ceres),佩戴者可通過手勢操控Meta智能眼鏡,例如旋轉手掌來滾動內容、捏合手指選擇操作項目。該配件擬與眼鏡捆綁銷售。
Meta還計劃升級智能相機系統。相機方面,Meta認爲現款1200萬像素攝像頭僅相當於2019年iPhone 11的水平,而新款目標是媲美2021年iPhone 13。此外還將推出三棱柱形摺疊收納盒(產品代號Heres)。
Hypernova智能眼鏡距正式發佈尚有數月,當前計劃仍可能調整。畢竟Meta以在開發後期修改產品甚至取消項目著稱——約18個月前,該公司曾意外砍掉無攝像頭版Ray-Ban Meta(代號Luna)的發佈,該設計本意爲降低成本並提升隱私保護。
據瞭解,除Hypernova外,Meta還在致力於無屏幕智能眼鏡Supernova 2的開發工作。據媒體報道,其智能化的操作邏輯與現款的Ray-Ban Meta相似,但採用Oakley的眼鏡設計,主打騎行等運動場景,近期已開始公共環境測試。
定於2027年推出的Hypernova 2將與Meta真正的“AR+AI”模式智能眼鏡研發產生部分重疊。後者需在現實世界上疊加交互式圖像、視頻和信息,技術要求遠高於Hypernova的簡易平視高清顯示器,且開發成本昂貴得多。
媒體此前報道稱,Meta去年公佈的AR模式智能眼鏡原型Orion目前僅用於Meta內部的軟件測試和應用開發測試,最終可能向開發者們開放;而面向廣泛消費者市場的首款產品更可能是後續型號Artemis,預計不早於2027年問世。
知情人士透露,Meta旗下Reality Labs部門——即開發AI智能眼鏡以及AR類消費電子產品的部門,內部仍在討論產品開發計劃與相關細節,比如最終將Artemis與Hypernova產品線合併,還是說以不同價位分別推出。
智能眼鏡,或將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佳端側載體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追蹤報告》,2024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 210% ,主要受到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強勁需求的推動。因此,Counterpoint Research所統計的全球智能眼鏡市場首次突破 200 萬臺大關,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
根據該機構的定義,Ray-Ban Meta智能眼鏡是市場上首款AI智能眼鏡。它們配備了集成NPU的 SoC、先進的攝像頭和音頻組件。這些技術使得核心智能功能得以實現,比如照片/視頻捕捉和音頻播放,同時藉助設備端 AI 算法、基於智能手機的端側AI 和 Llama AI 模型,支持廣泛的應用場景。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在定義和用戶體驗上重新定義了 AI 智能眼鏡。在其發佈之前,早期的智能眼鏡主要關注硬件的改進,如連接性、音頻和電池續航,以解決聲音泄漏、語音拾取不準確和佩戴時間有限等問題。儘管升級也擴展了語音助手功能,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用戶體驗。在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發佈之後,全球智能眼鏡市場需求激增。根據 Counterpoint 的《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跟蹤報告》,2023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56%,2024年同比增長了210%,Meta 在 2024年獨佔市場份額的60%以上。
隨着邊緣計算、5G網絡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端側消費電子設備越來越具備實時處理數據和與雲端AI大模型無縫交互的能力,這也使得智能眼鏡不僅能採集實時的環境數據(比如視覺、聲音、位置信息等),還可以通過本地初步處理與雲端AI大模型聯動,實現實時的生成式AI功能應用,即某些複雜的AI工作負載在雲端AI算力系統完成,而實時或敏感的任務在本地處理,比如語音交互、實時翻譯、增強現實導航和情境信息疊加等。
Counterpoint表示,隨着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的成功發佈,一波新的 AI 智能眼鏡湧現出來,從供應鏈公司提供的參考設計產品到眼鏡品牌廠商推出的商業化產品,均已在 2024 年底之後問世。該機構預計,2025 年像小米、三星和 Transsion 等智能手機領軍企業將推出首款 AI 智能眼鏡,且更多智能設備公司可能將在2025年和2026年陸續進入市場。Counterpoint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將實現60%的同比增長,並在2025年至2029年期間維持超過6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