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搜狐財經
市場壓力倒逼券商控制成本,2024年多家券商員工規模、薪酬同步下滑
據數據,截止2024年第四季度末,券商從業人員總數爲33.24萬人,相較於2023年同期的35.05萬人,減少18068人。
已披露年報數據的23家券商,2024年員工總數從約20.45萬人降至20.08萬人,同比減少3690人。16家券商員工規模下降,其中廣發證券人員收縮最爲明顯,一年減員1063人。
隨着金融行業“限薪令”持續發酵,券商薪酬制度備受關注。數據顯示,去年23家券商管理層薪酬合計3.71億元,同比減少約1.98億元,降幅34.80%。
除了互聯網券商東方財富,其餘券商董事長薪酬已全部降至300萬元以下,其中中信證券、東方證券、國聯民生證券董事長薪酬降幅超過50%。
16家券商人員收縮,廣發證券一年減員1063人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3年至2024年,已披露年報的23家券商員工從約20.45萬人降至20.08萬人,同比減少3690人;母公司員工總數從13.93萬人降至13.59萬人,減少3384人。
16家券商去年員工總數減少,其中廣發證券人員收縮最爲明顯,2024年員工總數13971人,同比減少1063人,降幅7.1%,其中母公司減少1068人,降幅居首。
過去一年,廣發證券實現營收271.99億元,同比增長16.74%;歸母淨利潤96.37億元,同比增幅達38.11%。
從職工構成看,主營業務人員明顯收縮。財報顯示,2024年廣發證券主營業務人員10462人,同比減少1140人,去年廣發證券資管業務出現收縮,收入68.85億元,同比回落10.90%。
此外,中信建投最新員工總數13045人,同比減少856人,降幅6.2%,其中母公司員工減少839人;中金公司、國泰君安員工總數分別減少677人、563人,最新員工數分別爲14650人、14523人。
7家券商去年員工數逆勢增長,其中招商證券增員692人,增幅5.4%,最新員工數13462人。去年招商證券營收、利潤實現雙增,其中投資及交易業務收入爲63.34億元,同比增加了79.14%,爲業績增幅最大的業務。
中國銀河員工總數增加676人至14706人,增幅4.8%,其中母公司增572人。去年,銀河證券躋身“百億俱樂部”,實現淨利潤100.31億元,同比增長27.31%。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東方證券母公司員工激增1164人,增幅高達20.9%。
年報顯示,去年東方證券淨利潤33.50億元,同比增長21.54%,自營業務大幅增長,投資收益58.34億元,同比增幅129.36%。
4家券商人均年薪超60萬,行業平均降薪5萬
在業績下行疊加限薪令的影響下,券商員工薪酬已大不如前。
據數據,統計範疇內的21家券商中,有16家券商去年人均薪酬同比下降,僅5家實現小幅增長。行業薪酬平均數從2023年的約53萬元,降至2024年的約48萬元。
券商投行業務收縮後,員工平均薪酬顯著下滑。從年報披露的薪酬數據來看,2024年人均薪酬最高的券商爲中金公司,人均薪酬69.17萬元,同比下降21.85%。
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去年人均年薪分別爲68.46萬元、68.09萬元、63.92萬元,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地下滑。
降薪幅度較高的還有中原證券,2024年員工人均薪酬29.27萬元,同比減少9.3萬元,降幅24.11%。此前的2024年9月,中原證券曾因高管薪酬事項決策程序不規範,薪酬管理及績效考覈制度不健全等問題被處罰。
此外,另有5家券商人均降薪10%以上,即中信建投證券(-12.72%)、東方證券(-11.57%)、信達證券(-13.06%)、東海證券(-19.03%)、華林證券(-12.69%)。
相較於員工人均薪酬,去年券商高管的降薪力度更爲猛烈。統計範圍內的23家券商中,17家券商管理層薪酬同比下降,僅6家實現增長或基本持平,頭部券商降幅尤爲顯著。
過去一年,行業龍頭中信證券管理層薪酬從9463.06萬元降至2875.73萬元,降幅高達69.61%。董事長薪酬同步下滑,同比降幅54.36%。
10家券商管理層薪酬下降30%以上,即中信建投(-57.15%)、華泰證券(-53.35%)、中金公司(-30.84%)、招商證券(-30.64%)、光大證券(-38.82%)、銀河證券(-36.96%)、東方證券(-42.47%)、華安證券(-42.47%)、國泰君安(-49.64%)、中原證券(-40.82%)。
5家券商管理層薪酬正增長, 其中東方財富管理層薪酬增長13.97%,紅塔證券增長20.52%,南京證券微增5.12%,方正證券、申萬宏源證券高管薪酬與上年基本持平。
此前,曾有傳聞稱“券商限薪已經開始,上限300萬,招商證券已經正式發文。”從年報數據看,除了東方財富以外,目前券商董事長薪酬均降至300萬元以下。
整體而言,統計範疇內的23家券商,去年管理層薪酬合計3.71億元,同比減少約1.98億元,降幅34.80%。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