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丨斷層線:全球經濟潛在的危機

中證報價投教基地
04-10

薦書理由

《斷層線:全球經濟潛在的危機》是印度經濟學家拉古拉姆·古米塔·拉詹2010年出版的一本深入剖析全球經濟問題的著作。

本書用地質學中的術語:斷層線——由於地殼構造板塊相互擠壓和衝撞在地殼表面形成的斷裂——來比喻當前社會所面臨的諸多深層次的社會矛盾。與衆多經濟學家不同,拉詹在解讀金融問題時並沒有將視野侷限在經濟領域和金融市場,而是從社會變遷、政治制度、經濟全球化、國際貨幣體系等一系列的“斷層線”入手,層層推進,並結合對不同體系的微觀分析,嘗試從系統的角度道出金融危機的來龍去脈和演進根源。

在探討金融危機的原因及影響時,作者指出金融危機的初始原因是薪酬水平停滯不前和社會不公加劇,而全球貿易不平衡則導致了全球性的經濟衰退。

在討論尾部風險在金融危機中的作用時,作者指出尾部風險可能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些反應可能會導致整個金融系統的崩潰。

在探討政府支持對金融機構風險行爲的影響時,作者指出政府的支持可以降低尾部風險成本,從而鼓勵金融機構去承擔更多的風險以推動金融市場的創新和發展。但是,這種支持也可能導致金融機構傾向於過度承擔風險,增加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

拉詹在分析這一系列問題上的獨具慧眼和直擊要害,使得本書一經出版便風靡全球,並在當年從衆多傑作中脫穎而出,榮獲由《金融時報》和麥肯錫聯合頒發的“年度最佳商業圖書獎”。

當然,對於書中的觀點和結論,大家應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批判性思考。

總的來說,這本書對於國內的金融從業者,尤其是面臨複雜的市場風險的場外衍生品從業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和借鑑意義。它不僅深入剖析了尾部風險的本質,啓發讀者從更寬廣的系統性視角去審視金融體系中的尾部風險及其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還辯證地探討了薪酬制度、風險管理和監管措施在應對尾部風險中的作用和影響。書中對尾部風險的多維度剖析和具體建議,無疑爲從業者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實踐路徑,有利於促進整個金融行業對尾部風險管理策略的持續優化和創新,以適應日益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英文原版:Fault Lines: How Hidden Fractures Still Threaten the World Economy,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

(中文版:《斷層線:全球經濟潛在的危機》,中信出版社)

▍關於作者

拉古拉姆·古米塔·拉詹(Raghuram Govinda Rajan,1963年2月3日)是一位印度經濟學家。他曾是印度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2003年至2006年間,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經濟學家。

在此之前,他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財政學教授。2013年9月4日,擔任印度儲備銀行第23任總裁。拉詹是最早一批引起人們關注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可能性的經濟學家之一。

2005年,拉詹在世界上最悠久的中央銀行會議之一——傑克遜霍爾會議上提交了一篇題爲"金融發展是否使世界風險更大?"的論文。在該論文中,拉詹警告到,由於激勵機制的扭曲,導致銀行家承擔更復雜的風險形式,銀行在過去十年中對風險的暴露度增加,金融市場即將步入厄運。

可惜的是,這個警告導致的唯一結果是,拉詹被命名爲“厄運預言博士”——他成了金融界的笑柄,直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

從業思考

《斷層線》在第八章“金融改革:如何讓金融災難不再發生”中提到:

那些放棄尾部風險的人願意放棄相應的收益,那些涉足尾部風險並低估該風險破壞力的人則將該風險帶來的收益看成純利潤,是對他們智慧的回報,而沒有看到這些所謂的利潤其實只不過是對其高風險的補償而已。販賣風險所帶來的收益與這些風險可能帶來的預期損失是成比例的(預期地震發生的可能性越大,則相應的保險價格就會越高),收益越多,金融公司的銷售人員就願意冒越大的風險(因爲當他們的公司最終要面對這些風險所帶來的損失時,這些人並不一定還在公司裏)。太多的金融機構急切地涉足一些代價極高的風險領域,因此它們會以過低的價格對這些風險產品進行競爭。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創造出太多的風險。

筆者作爲從量化模型專業人員轉型爲業務負責人的場外衍生品從業者,在真正進入金融市場直面市場風險之前,本人的關注點主要在金融模型與算法實現上,從未切實考慮過市場尾部風險在經典的金融模型中的偏差,也從未感受到過由於相關從業人員過於追求短期利益而低估甚至忽視尾部風險而導致的扭曲的行業競爭,直至今年年初。從理論到實踐,從算法到業務,讓我深刻意識到任何模型都並非健全萬能,金融從業者須要有更宏觀的視野,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有責任地參與到金融活動中。正如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一直強調的,要以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爲主題,全面加強金融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