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商報
一季度消費市場迎來“開門紅”後,北京商業地產正加速佈局,以更豐富的供給激活消費潛能。4月8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內預計有超20家商業項目陸續新開入市,包括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灣裏商業娛樂綜合體、京東生活港、昌平DT51等。新商業項目陸續入市,既體現了新舊商業思維的碰撞,也通過趨勢化業態重組尋求“二次生長”。新項目的差異化定位與運營能力將成爲破局關鍵,如何通過科技融合、體驗升級構建新的消費場景,或許是挖掘增量市場的重要命題。
抓住旺季展開佈局
清明假期消費熱潮如何延續至“五一”、端午節?更多的商業項目入市,將帶動一波消費熱潮。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西區、北京坊二期、京東生活港、昌平DT51、灣裏、雙井京東MALL等超20家新商業項目即將在年內入市。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不少項目將在“五一”、暑假等黃金消費檔期內開業。其中,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西區、灣裏商業娛樂綜合體、陽光彩虹灣·水世界、蓮花匯均將於5月營業,不僅抓住5月消費黃金週期,還將鏈接暑期消費熱門階段。通州區的“苡荷live”商業綜合體或將在今年上半年開業。另外,雙井京東MALL也將在今年6月18日正式開業,在暑期消費升溫時,正式入局市場。
“五一”假期,這也是消費市場上半年的消費高峯。各項目針對家庭及學生客羣、遊客等推出系列活動,紛紛搶佔消費市場。今年一季度已開業的北京超極合生匯西區也期待在假日消費中獲得更多關注。北京超極合生匯相關負責人介紹稱,在接下來的經營中,北京超極合生匯西區將持續引入多元新興業態,打造一站式全齡生活體驗場,滿足不同消費羣體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據悉,“五一”假日期間,北京超極合生匯東西區啓動合體及週年慶活動。活動將聯合小紅書、賽羅奧特曼15週年慶、國際滑板大師賽等活動方舉辦IP活動,吸引更多消費者。北京超極合生匯上述負責人表示“這樣的商場會越養越出彩”。
餐飲“先行”養人氣
除假日消費外,餐飲成爲新項目吸引客流的核心。伴隨着新的商業項目不斷入市,新的商業地標不斷湧現,北京商業的升級在悄悄上演,餐飲品牌的運營與招商成爲背後的推手。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延續原址食寶街的“傳統”,將在5月開業的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西區中入駐的餐飲品牌有着較高的佔比。
餐飲業態的招商上,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的佈局更加細分。據介紹,餐飲板塊包括了商務宴請、時尚餐飲、人氣餐飲、餐酒吧、烘焙等多種品牌,目前,已公開的入駐品牌有桂滿隴、壽司郎、墨紀MoJí、來菜·湖北頭牌藕湯、胖妹面莊、肉肉大米、祐禾等。中關村ART PARK大融城相關負責人表示,西區以餐飲品牌居多,項目也將吸引全年齡層消費者到場。另外,D.P.ONE源·心去年底開業,不過,僅亮相了餐飲業態,零售及體驗部分將陸續入市。不僅如此,去年以來,從北京超極合生匯東區的營業再到首開通州萬象匯入市,餐飲業態的火熱不斷帶動商圈整體發展,高峯時段餐飲客流量能佔到商場全日餐飲客流量的80%—90%。
不僅是北京市場,上海ITC徐家彙中心開業初期也選擇“餐飲先行”,首先開放餐飲區域,零售區域逐步開放。
餐飲在商場中扮演的“客流製造機”角色越來越突出,伴隨着消費者分流,不少商場、購物中心依賴餐飲品牌“支棱”着。此前,北京超極合生匯相關負責人表示,餐飲業態是吸引人流的重要因素,能夠在不同時段增加商場客流的同時,帶給項目內其他業態更多銷售機會。
北京新薈友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袁帥認爲,商場、購物中心中餐飲業態佔比逐漸走高,反映了消費者需求多元化與商場定位調整的趨勢。餐飲業態不僅能夠吸引人流、提升商業項目活躍度,還能滿足消費者的社交需求。這種趨勢體現了商業經營策略的轉變,即從傳統的購物爲主向集購物、休閒、娛樂、餐飲於一體的綜合體驗型商場發展。
實體新人與傳統相遇
從諸多商業項目公佈的開業信息來看,京東對於實體商場、購物中心的落地在不斷加碼。除6月開業的雙井京東MALL以外,豐臺京東生活港將於年內開業。據介紹,豐臺京東生活港爲全國首店,目前,該商業項目也將成爲京東在線下最大自營店。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4月,京東與北京兆泰集團簽約,新商業項目將“落戶”豐臺區海戶屯地區,地處大紅門商圈。該項目體量達到7萬平方米。按照規劃,店內將融入家電、家居、數碼電腦、手機通訊、娛樂、運動戶外等多重業態,單店可售商品將超20萬種,將家電家居商品與家生活場景融爲一體。
北京商業市場中,存量商業不斷煥新入局,在行業洗牌、不斷創新的背景下,京東不斷拓店亦是一場實體商業新秀與老炮兒的交鋒。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認爲,京東源於線上,旗下購物中心業務會嘗試多業態融合和沉浸式購物場景等創新,這將爲整個零售行業帶來新的啓示和思考。其他商業可能會借鑑這些經驗,競爭態勢有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和發展水平。
同時,有商業行業從業者也提到,線下經營成本高企,京東應把握自身電商的品類經營優勢,通過更多元的體驗場景和商業內容來吸引消費者。
北京商報記者 王維禕
責任編輯:何松琳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