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價的風,也吹到了調味品行業?

藍鯨財經
04-11

紅餐網

近日,多家調味品企業披露2024年業績報告。整體來看,大多數調味品企業都實現了盈利,包括仲景食品(300908.SZ)、海天味業(603288.SH)、天味食品(603317.SH)等還交出了營收、淨利雙增的成績單。

但透過這些業績表現,不難看出,在餐飲下游價格戰愈演愈烈的形勢下,這些爲餐企供應調味品的企業,正面臨着不小的挑戰。

爲了搶佔更多市場份額,不少調味品企業已經開始對價格動刀,或是加大渠道佈局……價格戰的陰影,儼然已蔓延至上游端。

餐飲價格戰蔓延,上游調味品企業也被拖下水

4月8日,中炬高新(600872.SH)披露了2024年報。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對部分產品實施了價格調整政策,目的是在局部區域恢復產品的競爭對位,推動各級留利迴歸合理,將額外資源聚焦關鍵客戶。

實際上,過去一年裏,爲了應對市場競爭,進行價格調整的調味品企業並不只有中炬高新。

餐飲供應鏈指南不完全統計發現,2024年,包括頤海國際(01579.HK)、梅花生物(600873.SH)、涪陵榨菜(002507.SZ)等多家調味品企業,都出現了價格下調的情況。

涪陵榨菜在去年底披露的投資者關係記錄表顯示,2024年其主力產品價格雖未調整,但是針對終端反饋,榨菜醬產品在2024年底進行了降價調整。

 該公司也在年報中直言,當前醬醃菜行業的整體增量空間有限,處於存量競爭階段。另外,大競品企業強勢崛起,而部分小競品企業又迅速成長,價格競爭愈發激烈。

回顧涪陵榨菜近幾年的業績情況,也可以看到,其營收佔比超8成的核心產品——榨菜,所帶來的收入貢獻已有所降低。2021-2024年,其榨菜銷量從13.48萬噸降到11.14萬噸,對應營收也從22.26億元下滑到20.44億元。

2024年,涪陵榨菜交出營利雙降的成績單:營收23.87億,同比下降2.56%,淨利潤7.99億,同比下降3.29%。

味精巨頭梅花生物發佈的2024年業績報告顯示,去年梅花生物實現營業收入250.69億元,同比下降9.6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40億元,同比減少13.85%。

對於收入的減少,梅花生物也表示,主要是受味精、黃原膠及玉米副產品銷售價格下降所影響,導致收入減少約40.46 億元。

除榨菜、味精外,火鍋調味料也受到了衝擊。

 過去一年來,火鍋行業的價格戰早已有目共睹,降價、促銷隨處可見。相應地,一些供應火鍋調味料、火鍋底料的企業,也開始“以價換量”。

依據天味食品年報,去年天味食品的火鍋調料實現營收12.65億元,同比增長3.53%,毛利率也提升3.72個百分點。對應的銷量爲4.73萬噸,也同比增長了7.90%。

不過,營收、銷量等多項指標增長的背後,是其產品噸價的下滑。天風證券的研報指出,2024年,天味食品的火鍋調料的銷量,同增7.90%,噸價則同比下降4.05%。

頤海國際也在通過降價換銷量。財報顯示,2024年,頤海國際向關聯方銷售火鍋調料突破10萬噸,比2023年增加了5700多噸。但價格卻從2023年的19.3元/公斤,降到了2024年的16.8元/公斤,每公斤價格減少了2.5元。

另外,去年,頤海國際向關聯方銷售複合調味料的價格也從2023年的22.5元/公斤降爲2024年的17.9元/公斤,銷量達3648噸,接近2023年的2.8倍。

整體來看,在市場競爭愈演愈烈、餐飲消費疲軟的背景下,調味料企業的產品也越來越難賣上好價,降價、促銷已成爲企業搶佔市場份額的常規動作。

穩住餐飲端,積極探索線上新渠道

不過,在調整售價刺激銷量之外,如今不少調味品企業也在嘗試一些新的策略,探索更多增長的可能性,比如,擁抱線上渠道。部分調味品企業通過加大力度在線上渠道鋪設,已展現出不俗的發展勢頭。

比如,海天味業。其線上渠道營收已達12.43 億,同比增長39.78%。在去年一份投資者關係記錄表中,海天味業也曾透露,2023年時,公司就對產品、渠道等多方面進行了變革。2024年第一季度,其線上營收增加了20.67%。

 天味食品的年報也披露,2024年,公司的線上營收大增51.70%至5.96億元,營收佔比也提升至17.18%。

另外,去年,天味食品還收購了加點滋味63.85%股份。據瞭解,加點滋味靠電商起家,在興趣電商、私域電商方面有一定積累。天味食品收購加點滋味,無疑將有助於強化其C端佈局。

榨菜龍頭——涪陵榨菜則把電商渠道併入了新渠道事業部管理,對電商平臺出現的與經銷商價格競爭、推廣產品同質化等問題進行改進。另外,涪陵榨菜還透露,2025 年公司重新規劃了電商平臺的重點產品、價格優惠、直播推廣等模式,還將針對電商渠道提供專項資源支持發展。

仲景食品也在加大電商渠道的投入。其年報中透露,去年公司市場推廣費較2023年增加了2182.56 萬元,同比增長40.45%,主要在於加大電商渠道推廣費投入。加大布局後,其電商業務的營收水平也水漲船高,2024年度,仲景食品的電商渠道實現銷售2.45億元,同比增長29.86%。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積極擁抱電商渠道,巨大的餐飲市場也依然是調味品企業佈局的重點。

比如,涪陵榨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面向餐飲渠道,新增了蘿蔔、泡菜類部分產品。涪陵榨菜方面透露,2024年,其在餐飲渠道的銷售業績已經突破1億元。該公司還表示,2025年將加強對餐飲端大包裝榨菜產品上量管控,加強餐飲端非榨菜產品的推廣力度。

總的來看,在滿足餐飲品牌“降本增效”的需求之外,上游供應端企業要能爲餐飲客戶帶來更多附加價值,未來才能贏得更多餐飲企業的青睞。

結 語

調味品作爲大衆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依然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

但市場環境複雜多變,未來還會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調味品企業稍有放鬆,可能就會被對手甩在身後。如何持續保有自己的競爭優勢?對於一衆調味品企業而言,依然是要深思的問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