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廣汽集團發佈具身智能機器人核心部件——新一代一體式關節產品和低壓伺服驅動器,產品覆蓋機器人從精密操作到高負載運動的全場景需求。
記者瞭解到,廣汽自主研發的一體式關節產品分爲諧波減速器旋轉關節和行星減速器旋轉關節兩大類,可分別滿足機器人不同部位的性能需求。
此次發佈的諧波減速器旋轉關節,採用雙鋼輪與低轉矩脈動設計,相比同類產品,同體積下剛性提升50%、輸出力矩提升40%,而重量僅爲300克,堪稱行業輕量化的標杆。其雙編碼器反饋功能和齒槽力抑制技術使力矩波動控制在1%以內,確保機器人能在精密裝配、柔性抓取等場景中動作細膩無卡頓,精準完成人類級別的精細操作。
廣汽自主研發的行星減速器旋轉關節,採用軸向磁通結構,總高度比同類產品降低20%,具備高輸出力矩、高力矩密度和高過載能力。它的最大輸出力矩能達到200N·m/kg以上,還能支持5倍以上的過載,最大力矩超過1100N·m。這一技術突破就像給機器人腿部裝上了更強勁、更穩定的“動力心臟”,讓人形機器人在高負載運動時,動力更足、表現更穩,更好地完成各種高強度任務。
廣汽自主研發的低壓伺服驅動器具備“小體積、大功率”的核心優勢。它的體積是傳統驅動器的1/5,僅一個硬幣大小,重量僅50克,卻能支持100W至4.8kW的電機功率,體積功率比達到38kW/dm³,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堪稱“小身板、大能量”。
根據規劃,廣汽集團的智能機器人發展以自研零部件產業化爲核心,逐步構建完整的產業鏈生態。在技術突破方面,廣汽集團計劃於2025年實現一體式關節產品和低壓伺服驅動器的產業化,進行小批量試產試銷;2026年推動自研零部件的大批量推廣應用,面向全行業供貨,實現國產化替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2027年佈局包括腦機技術等在內的新興產業方向,進一步拓展機器人產業鏈。
在人形機器人全產業鏈生態構建方面,廣汽集團將於2025年在廣州設立全球首個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示範區,實現公共安全、汽車後市場兩大場景的應用落地;2026年完成商業模式驗證,在選定領域推廣運用並進行小批量試產,2027年啓動大規模量產,目標是在2030年實現機器人產業鏈產值突破100億元,助力實現“萬億廣汽”戰略目標。
(文章來源:廣州日報新花城)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