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重組更名上市儀式在上交所舉行。
隨着一聲鑼響,標誌着在A股市場已歷經近10年征程的“國泰君安”正式告別A股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國泰海通”。
“601211”保持不變
在當日舉行的上市儀式現場,上交所與國泰海通簽訂《證券上市協議》,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A股證券簡稱由“國泰君安”正式變更爲“國泰海通”,A股證券代碼“601211”保持不變。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賀青在致辭中表示,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的合併重組,對於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更好引領證券行業創新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賀青指出,合併重組後,國泰海通將擁有更強大的資本實力、更完善的業務體系、更優秀的專業人才和更廣泛的網絡佈局,將更好助力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能級。
國泰海通黨委書記、董事長朱健在致辭中稱,國泰海通的成立是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重要任務,是證券行業打造一流投行的重要探索,是上海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重要成果。
朱健稱,國泰海通將始終貫徹“投資者爲本”的治理理念,爲投資者提供穩定回報;始終堅守主責主業提升市場競爭力,爲資本市場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爲廣大客戶創造更多價值;繼續推動改革深化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積極研究謀劃新戰略、涵養厚植新文化、系統構建新架構,加快打造具備國際競爭力與市場引領力的一流投資銀行。
資本實力均位居行業第一
2024年9月5日,國泰君安與海通證券宣佈合併重組,成爲新“國九條”發佈以來首例頭部券商合併重組、中國資本市場史上規模最大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併和上市券商最大整合案例。從首次披露起算,兩家公司在短短100天內即完成了全部公司治理程序,137天即完成全部行政審批程序。
今年1月20日,國泰君安、海通證券同步發佈公告,宣佈合併重組獲得香港聯交所批准,完成本次合併重組全部行政審批程序。2月5日,海通證券迎來最後一個交易日,隨後正式告別A股。
4月3日,國泰君安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了17名董事,股東大會選舉產生的董事與後續職代會選舉產生的職工董事,共同組成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股東大會後,國泰海通第七屆董事會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選舉朱健擔任公司董事長,聘任李俊傑爲公司總裁,新公司的掌舵人至此正式敲定。
從合併後的實力來看,根據此前披露的模擬合併的2024年度財務報表審閱報告,截至2024年末,模擬合併的公司總資產達1.73萬億元、歸母淨資產3283億元,資本實力均位居行業第一;經紀業務手續費淨收入118.22億元,位居行業第一;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淨收入46.03億元,同樣位居行業第一。
不久之前發佈的國泰海通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報告也十分亮眼。預計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112.01億元至124.45 億元,同比增加350%至400%;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9.73億元至33.83億元,同比增加45%至65%。
國泰海通解釋稱,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動把握市場機遇,全面推進零售、機構和企業三大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各項業務穩步發展,取得較好經營業績。同時,該公司積極推進換股吸收合併海通證券有關工作,加速向國際一流投資銀行邁進。
國泰海通表示,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爲本次吸收合併產生負商譽;公司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爲公司持續提升主營業務競爭力,財富管理、交易投資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