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回購增持湧現,央企極具配置價值
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爲A股引入微觀層面的逆週期調節機制。2024年9月24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宣佈創設兩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1’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讓非銀機構在股價回調至配置窗口時,更有能力加倉。‘2’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讓上市公司及其股東在股價超跌時,更有能力護盤。經過實踐中的探索,2025年初,金融管理部門將回購、增持再貸款的自有資金比例下調至最低10%、期限延長至3年,進一步強化該工具的吸引力。
市場短期快速調整,上市公司積極進行回購與增持,規模顯著增加。自2025年4月3日美國宣佈所謂“對等關稅”以來,截至2025年4月8日,滬深300、創業板指、恒生指數、恒生科技分別下跌6.0%、12.6%、13.3%、15.8%。市場波動過程中,上市公司的回購、增持密集湧現,釋放出強烈的信號:4月7、8日,共計108家A股公司發佈回購、增持預案,總金額(按上限統計,下同)爲620.6億,日均金額較前一週環比大增2432.9%。其中,75家公司計劃回購(金額373.4億),33家公司計劃增持(金額247.1億),具體見附表1。央、國企是本輪迴購、增持潮的中堅力量:其增持金額(按上限)佔比高達60.4%,堪稱中流砥柱。
國資委出手,兩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合計增持1800億。除了企業自身層面的努力,同樣在4月7、8日,國資委出手,全力支撐央企上市公司股價,具體而言:(1)國務院國資委:將全力支持推動中央企業及其控股上市公司主動作爲,不斷加大增持回購力度。(2)中國國新:將以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增持中央企業股票、科技創新類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額800億。(3)中國誠通:擬使用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1000億,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央企的基本面優勢凸顯,無懼外圍擾動。截至2024Q3,A股央企整體ROE-TTM爲9.0%,剔除金融整體ROE-TTM爲8.5%,在各類所有制企業中領先(圖1)。此外,中央企業聚焦國內市場、競爭格局穩定,業績穩定性高且受所謂“對等”關稅衝擊明顯更小,在受到國資委全力支撐後,具備極高的安全邊際和配置價值。
把分紅與回購、增持結合起來,篩選值得關注的優質央企供參考,具體見報告中的表1。
風險提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落地節奏低於預期;海外風險增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