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醫藥”)發佈2024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上海醫藥2024年營收淨利潤同比雙雙增長。其中,營業收入2752.51億元,同比增長5.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5.53億元,同比增長20.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淨利潤40.65億元,同比增長13.04%。在經營性現金流方面,上海醫藥在2024年也實現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入58.27億元,同比增長11.39%。
在發佈靚麗業績的同時,上海醫藥在國際領域也收穫肯定與成績。國際權威品牌評估機構Brand Finance近日發佈《2025年全球醫藥品牌價值榜》,上海醫藥以卓越的品牌實力與持續增長的市場影響力再度入選榜單,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9位,較2024年提升1位,這是上海醫藥自2020年以來連續第六年躋身全球醫藥品牌價值前列。同時,上海醫藥憑藉不斷優化的業務結構,深化數字化轉型,夯實國際化戰略,本年度實現了品牌價值的跨越式突破,躋身全球十大最強醫藥品牌排行榜。
創新醫藥產業生態圈,夯實“產學研醫資”一體化發展
上海醫藥是在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主營業務覆蓋醫藥工業與商業,位列《財富》世界500強與全球製藥企業50強,綜合實力位列中國醫藥企業第二。
財報顯示,2024年上海醫藥實現醫藥工業銷售收入237.31億元,同比下降9.62%;工業板塊貢獻利潤21.93億元,同比增長3.95%;醫藥商業銷售收入2515.20億元,同比增長7.47%;商業板塊貢獻利潤33.85億元,同比增長1.05%。主要參股企業貢獻利潤4.70億元,同比下降12.98%。報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28.18億元。其中,研發費用23.94億元,同比增長8.64%。
能取得上述成績,與上海生物醫藥積極發揮鏈主作用,加快構建開源創新生態圈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2024年9月,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上海前沿”)正式揭牌,上海醫藥以上海前沿爲樞紐,創設“一張桌”機制,聚合“產學研醫資”資源,加速構建“沒有圍牆”的開源創新生態圈。在報告期內,該園區已入駐國家級生命科學研究院(SRI)、上海生物醫藥引導基金、拜耳、賽多利斯、循曜生物等15家生態夥伴,併成功舉辦浦江學科交叉論壇、浦江峯會等活動。
同時,上海醫藥也在持續優化研發體系,夯實“產學研醫資”一體化發展。上海醫藥在2024年成立科學委員會產業創新理事會,調整研發組織架構;並以“雙聘”方式聘請上海交大藥學院院長擔任上海醫藥中央研究院院長,聯手共建創新免疫治療全國重點實驗室;聯合復旦醫學院、中國藥科大學、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中心等頂尖科研院所聚焦生物醫藥前沿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同時參與設立上海生物醫藥轉化基金二期,深化產融結合。
此外,上海醫藥還在持續深化佈局細胞治療產業,如推動上海康健生細胞技術有限公司的組建工作,並與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兒童醫學中心、中國幹細胞集團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推進細胞治療產品的創新研發與產業化。
3月31日,上海醫藥還參與了以“集聚國際醫療服務資源推動跨境醫療創新發展”爲主題的臨港新片區跨境醫療方案發佈會暨首批項目簽約揭牌儀式,進一步展示了其創新醫藥產業生態圈,夯實“產學研醫資”一體化發展的決心。
加速新藥開發,完善產品佈局
當前,面對醫改政策持續深化,醫保控費、帶量集採等舉措深刻影響藥品價格,以創新謀出路成爲所有醫藥企業的必然選擇,在此方面上海醫藥也進行了多層次佈局。
財報顯示,2024年,上海醫藥研發投入達28.18億元,其中研發費用23.94億元,同比增長8.64%。公司重點佈局免疫、精神神經、腫瘤、心血管、消化代謝及抗感染等六大領域。
在新藥管線方面,上海醫藥54項臨牀申請獲得受理及進入後續臨牀研究,其中創新藥40項(含美國臨牀Ⅱ期1項)、改良型新藥14項。其中,上海醫藥自研的I001片(SPH3127)治療高血壓適應症的NDA上市申請已於2024年4月獲得CDE受理;B001項目(靜脈注射液)治療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NMOSD)適應症已正式進入關鍵臨牀研究階段;B007項目(皮下注射液)治療膜性腎病、重症肌無力和天皰瘡3個適應症已進入臨牀Ⅱ期。一致性評價進展方面,上海醫藥共計15個品種(16個品規)獲批通過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目前過評產品累計增加到74個品種(103個品規)。
在優化新藥佈局的同時,上海醫藥亦在中藥、罕見病藥等優勢領域持續深耕細作。中藥方面,上海醫藥持續守正創新,打造大品種羣戰略。2024年,上海醫藥中藥板塊實現工業收入95.71億元,多項核心品種的循證醫學研究取得階段性進展。其中,養心氏片HEARTRIP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植物醫學》(Phytomedicine);瘀血痹膠囊完成2000例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真實世界研究的病例入組;胃復春膠囊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RCT)進展順利。罕見病藥方面,上海醫藥已有51個在產品種,覆蓋67個適應症,行業領先優勢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上藥睿爾重點產品SRD4610(用於治療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已提交國內Ⅲ期臨牀試驗申請,並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認定。
工商協同多維突破,創新業務亮點紛呈
隨着上海醫藥加速新藥開發,其創新成果不斷紮實推進,如何重塑其醫藥工業和商業運營體系,也成爲上海醫藥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財報顯示,2024年上海醫藥加快了工業營銷體系整合,營銷模式轉型,以及進一步拓展醫藥商業網絡佈局,推動管理一體化。
工業營銷體系方面,上海醫藥2024年完成了對原來五個銷售部門的整合,組建新上藥銷售公司,整合優化中後臺職能,推動營銷模式轉型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通過加強工商聯動、產銷協同,公司全年工業銷售過億元產品數量達44個,其中過10億元產品有2個;60個重點品種銷售收入合計137.32億元,同比增長1.43%,覆蓋免疫、精神神經、腫瘤、心血管、消化代謝及抗感染等領域。
同時,上海醫藥成立了工業產業佈局專班,形成了上藥信誼、上藥第一生化+上藥康麗、上藥中西、上藥新亞、微生態的產業產品規劃實施方案,以進一步聚焦核心技術,推動技術升級。另外,上海醫藥亦穩步推進原料、製劑一體化佈局,並通過落實“六大降本舉措”,系統推動工業製造降本增效,2024年完成精益項目161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5項,實現了降本增效與技術創新的雙豐收,進一步提升經濟效益和運營效率。
在醫藥商業領域,上海醫藥持續深化全國25個省市純銷網絡佈局,推動管理一體化,提升運營效率,增強藥品應急儲備和供應保障能力,同時積極拓展創新業務,提升服務價值。報告期內,2024年上海醫藥商業實現營業收入2515.20億元,同比增長7.47%。
爲了讓消費者獲得全球好藥,在進口及創新藥服務方面,上海醫藥爲全球醫藥企業創新產品打造涵蓋上市前合作、進出口服務、全國分銷、創新增值在內的創新藥全生命週期服務平臺。報告期內,公司2024年創新藥板塊實現銷售收入305億元,同比增長29.7%,新增進口總代品規25個,涵蓋20家企業。
此外,2024年上海醫藥依託鎂信健康在健康商業保險領域的先發優勢,助力多元化支付體系的建設,並結合上藥雲健康“商業保險+專業藥房”新零售模式,打通創新藥生態閉環,爲患者提供更豐富的用藥解決方案。
投資併購力度加大,國際業務拓展加速
作爲世界500強與全球製藥企業50強,上海醫藥在2024年也積極開展醫藥工業併購及合資合作,加大項目篩選儲備。2024年12月,上海醫藥正式簽署收購和黃藥業10%股權的交易協議。通過本次收購,公司有望依託業務資源的協同整合,賦能公司現有中藥品種,進一步提升在循證醫學、學術推廣及國際化方面的能力。
對於當前的中藥出海熱潮,上海醫藥也緊跟國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潮,以香港爲橋頭堡,依託香港總部與上藥香港中藥發展專班,積極推進中成藥在香港的註冊上市及相關工作,並通過加強與香港政府及在港科研院校的合作,推動中藥走向世界。
國際業務方面,上海醫藥選擇在東南亞、中東等多國進行佈局,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報告期內,上海醫藥2024年新增海外產品註冊申報18個,累計完成項目申報25個,其中獲批1個;同時上藥泰國公司順利完成首年度銷售目標、上藥菲律賓公司完成公司設立等多個既定目標,使上海醫藥實現海外銷售收入39.67億元,同比增長24.53%。
顯然,上海醫藥作爲工商一體的綜合性大型藥企,在2024年通過工商板塊業務協同造就競爭優勢,同時以創新發展戰略引領企業轉型,從而在收穫靚麗數據的基礎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對於未來,上海醫藥表示,將繼續秉承“築牢底盤,做強核心,創新突破”的戰略方針,以打造世界一流企業爲目標,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產業發展的浪潮中勇立潮頭,爲人類健康事業貢獻更多“上藥力量”。
投稿及報料請發郵件到872470254@qq.com
稿件要求詳詢米內微信首頁菜單欄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