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衝擊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者恐慌性拋售幾乎所有資產之際,槓桿ETF遭遇了史詩級的崩盤,短短兩個交易日損失超250億美元。
據報道,上週四和週五,投資者在槓桿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中損失了257億美元,這是近年來吸引大量散戶投資者尋求快速回報的高風險基金有史以來最大的崩盤。
根據FactSet的計算,這些高槓杆基金(將個股或指數的日收益最高放大至5倍)在上週四和週五損失了近四分之一的價值,因爲受到了特朗普“對等關稅”和金融市場動盪的衝擊。這次損失遠超此前記錄的最大損失: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崩盤期間,槓桿ETF分別在兩天內損失了91億美元和56億美元,以及2018年"波動率末日"(Volmageddon)期間,極端波動率飆升導致做空波動率ETF出現大幅虧損。
根據FactSet數據,愛爾蘭上市的Leverage Shares 4x Long Semiconductors ETP兩天內暴跌59.1%,創下了百分比損失最高的記錄。
另外三隻Leverage Shares ETF——5x Long Magnificent 7(五倍做多Mag 7)、3x Boeing(三倍做多波音)和3x Arm(三倍做多Arm)——損失超過50%。
按美元計算,槓桿ETF中損失最大的是基於科技股爲主的納斯達克指數的ProShares UltraPro QQQ蒸發了63億美元。該槓桿ETF的規模爲200億美元。
FactSet全球基金分析主管Elisabeth Kashner表示:
“這實際上都與半導體和科技股有關,百分比損失最大的都是單一股票ETF。”
"這些產品就像非常鋒利的刀刃,"Kashner表示,"它們只適用於非常特定的目的,使用它們的人必須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這一事件凸顯了散戶投資者在這個快速增長的行業中面臨的風險。自2006年推出以來,全球槓桿ETF已膨脹至超過650只基金。
Morningstar首席研究員Kenneth Lamont指出:"散戶投資者特別容易受到此類高風險產品帶來的巨大損失影響。"
隨着散戶投資者越來越多地湧入這些複雜產品尋求快速回報,監管機構可能會更加關注這個行業的風險控制和投資者教育問題。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