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債市場剛剛經歷了自2001年以來最慘烈的拋售潮,收益率飆升至20多年來的高點。
不過,根據摩根資產管理公司最新評估,這場震盪可能已接近尾聲。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固定收益主管Bob Michele近期表示,海外投資者展現出的強勁購買意願,加上美聯儲準備隨時支持市場的表態,釋放了積極信號。
貿易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加劇了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美國國會目前正在討論的減稅政策可能進一步擴大這一赤字。上週,美國主權債券遭遇2.4%的拋售,引發了部分國家可能減持美債的猜測。
Michele引用美聯儲數據指出,海外中央銀行和儲備管理機構近期實際上增加了對美國國債的持有量。他還強調,波士頓聯儲高層最近表示,如果市場狀況變得混亂,美聯儲"絕對會準備好"採取行動穩定金融市場。
美聯儲統計顯示,截至4月9日的一週內,代表海外中央銀行、貨幣當局和國際組織持有的可交易美國國債增加了36億美元,這一數據在此前連續兩週出現下降之後終於轉正。
花旗研究團隊在近期發佈的報告中指出,儘管國債市場出現明顯拋售,但期貨基差並未顯示出明顯的壓力跡象。通脹保值債券(TIPS)的實際利率下跌幅度甚至大於名義利率。
在4月2日至4月9日期間,外國官方持有的美債增加了30億美元。這些數據表明,最近的市場動盪更可能源於投資者對美國國債需求下降的擔憂所導致的"買家猶豫",而非實際的外國投資者拋售行爲。
據媒體報道,此前日本表示,不打算將其持有的美國國債作爲對抗美國關稅的談判工具。“作爲盟友,我們不會故意對美國國債採取行動,造成市場混亂肯定不是一個好主意,”自民黨政策負責人小野寺五典週日說。
資料顯示,日本爲美債第一大戶,持有約1.08萬億美元,長期穩居首位,但2024年有減持趨勢,去年12月單月減持273億美元。排名第二的中國持有約7590億美元(2025年數據)。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