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實現萬億元規模的年營收後,中國移動2025年在雲計算領域的戰略正在進一步明晰。
在日前於蘇州舉行的“2025中國移動雲智算大會”上,中國移動宣佈,已建成全國首個覆蓋“通算算力、智能算力、量子算力、超算算力”四算融合的算力網絡【通算算力8.5EFLOPS(FP32),智能算力43EFLOPS(FP16),量子算力1138Qubit,超算算力800PFLOPS】,算力總規模佔全國的1/6,以此爲國家一體化算力平臺的建設思路提供借鑑。
對此,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在會上指出,通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突破和廣泛應用,正在帶來“兩個新變化”:一是算力總量的指數增長,未來3年,我國智能算力規模增長超2.5倍,年均複合增速近40%;二是算力結構的顯著變化,推理算力需求將超過訓練算力需求,未來3年,推理算力年複合增速將達到訓練算力的近4倍,到2028年,推理算力規模將超過訓練算力規模。這一進程將給算網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推動產業進入新一輪增長週期。
因此,楊傑認爲,AI發展呈現“兩個規模效應”。一是技術能力的規模效應,隨着高水平算法、高性能算力、高質量數據的持續投入,AI整體能力將實現指數級增長,每年提升約10倍。二是經濟效益的規模效應,隨着AI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應用,AI使用成本將顯著降低,每年下降約10倍。在“兩個規模效應”驅動下,AI任務成爲算力基礎設施承載的主要內容,到2030年在全網流量中的佔比將達到64%。這一變化將對算網基礎設施架構創新提出迫切需求。
發佈下一代雲計算範式
在此背景下,爲了適應雲計算產業發展的新需要,中國移動此次發佈了《雲智算技術白皮書》,首次提出了下一代雲計算範式。
中國移動方面表示,將推動雲計算向雲和AI深度融合的雲智算升級,將雲智算體系架構從傳統雲計算的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三層升級爲AI IaaS、AI PaaS、MaaS(模型即服務)、AI SaaS四層,推動“算網大腦”向“算網智腦”躍遷。
其中,AI IaaS爲算網一體化供給的基礎設施服務,通過泛在網絡推動多類型算力“聯算成網”,依託算網大腦實現算力的靈活調度、即取即用。AI PaaS爲面向各類AI開發者的工具平臺服務,提供覆蓋AI研發、運營、測試等全環節的工具鏈和開發環境,顯著提升全社會AI創新效率。MaaS爲加速AI一站式落地的模型服務,匯聚模型、能力、智能體等資源,推動AI在各行業的普及滲透。AI SaaS爲覆蓋多樣化場景的AI應用服務,賦能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社會治理方式的數智化轉型。通過算網基礎設施與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深度融合,中國移動可提供一體化算網資源、全棧式開發環境、一站式模型服務、多樣化場景應用的新型雲服務模式,有效降低企業和個人用戶的用算成本,實現AI應用的便捷開發。
因此,中國移動在此次大會上宣佈了四大舉措。一是聚力打造融合型算網基礎設施(即AI IaaS),把握基礎設施負載從“Bit”向“Token”轉變趨勢,推動算力、網絡、算網大腦的全方位升級。二是聚力打造自助式工具平臺(即AI PaaS),以“人人都能夠訓練自己的大模型”爲目標,強化對AI創新的賦能支撐,鍛造模型高效率開發能力。三是聚力打造一站式模型服務(即MaaS),以成爲“AI領域最強集成商”爲願景,加強模型、能力、智能體等資源整合。四是聚力打造原生型產品應用(即AI SaaS),面對經濟社會“AI+”發展需要,加快產品形態和功能的全方位智能化重塑。
“新三樣”業態模式湧現
新戰略的提出,也意味着雲產業將出現更多新的消費新形態。尤其是“人機物”多元主體的全面連接,數算智的系統融入,使得消費“新三樣”等新業態新模式。
其中,AI智能終端無疑是最受關注的焦點。隨着智能終端與雲邊端算力、數據和模型在網絡的帶動下加速整合貫通,AI智能體的性能正在顯著提升,並深度嵌入各類終端設備。在本次大會現場,《中國經營報》記者看到,包括移動雲電腦、雲手機及智能家居等雲終端產品吸引了衆多用戶駐足。
在移動AI雲電腦體驗專區,記者看到,中國移動移動雲推出信息消費領域“新三樣”之一的創新產品——移動AI雲電腦,該產品基於智算底座的新型智能終端,全面融合AI能力,從算力、能力與終端三個維度全面升級了傳統的PC使用體驗。通過虛擬化GPU算力及本地模型部署,用戶可以體驗移動AI雲電腦超高清流暢的交互體驗。
據移動雲工作人員介紹,移動雲電腦集成了目前國內領先GPU廠商摩爾線程爲其定製的雲電腦加速卡,經實測驗證,基於全功能GPU的雲電腦方案,在典型應用場景中CPU負載減少75% ,同時將圖形渲染性能提升10倍,應用覆蓋率擴展150%,雲電腦畫面幀率實現雙倍躍升,爲雲電腦提供了更流暢穩定、畫質精細且算力充沛的用戶體驗。
據摩爾線程雲電腦事業部總經理袁兆凱介紹。憑藉自主研發的國產GPU虛擬化技術,摩爾線程與中國移動在雲環境方面深度整合,解決了傳統雲電腦的性能瓶頸,旨在爲行業提供高效、安全的國產化算力底座。
據悉,中國移動在此次大會還攜手摩爾線程等企業,正式啓動了 “智算互聯 OISA 產業鏈攻堅計劃”。該計劃聚焦高性能智算GPU卡間互聯技術體系構建,核心目標在於加速全向智感互聯協議(OISA)技術標準的迭代完善,推動基於該協議的商用產品設計及規模化應用驗證。
在AI智能終端之外,智能網聯汽車也成爲此次大會關注焦點。楊傑指出,到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在新車中佔比將超過80%。因此,中國移動將依託高性能算力和低時延網絡,車路雲協同不斷深化,加速端到端智能駕駛的落地,拓展人類數智生活的“第四空間”。
此外,智能機器人也將成爲移動雲智新架構的落地重點。楊傑表示,算網基礎設施能夠提供多元算力供給和全域網絡連接,加速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運動智能的協同發展、交叉滲透,創造可在製造、居家、養老等多個領域提供更加高效、更加精細服務的“硅基勞動力”。
(文章來源:中國經營報)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