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今年3月下旬,多家科技公司在華盛頓展示其最新的人形機器人,這場由美國國會衆議院“美中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組織的活動,本想展示美國技術實力,推動在新興科技領域與中國競爭。然而,數日後,特朗普宣佈的所謂“對等關稅”,卻可能顛覆美國在機器人領域,尤其是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發展進程。
美國彭博社當地時間4月16日報道稱,當前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正使美國在這場中美機器人競賽中爭奪主導地位面臨更大挑戰。報道援引機構報告稱,人形機器人的關鍵硬件目前大多由中國生產;視覺系統的五家主要供應商,有四家是中企;即便是美國機器人頭部公司,仍需從中國採購部分材料。
有行業組織負責人坦言,就算一些公司也想把製造業遷回美國,但當地甚至連銷售一些關鍵部件的廠商都沒有,即便有,成本也高得多。高關稅之下,如果零部件價格暴漲,這些美國機器人公司也會受到影響。
彭博社指出,美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除了得益於如今的人工智能(AI)發展,也得益於“中國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但特朗普卻幾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局勢。除了成本,還要考慮效率,一家機器人初創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其他國家或許也能填補部分供應鏈缺口,但缺少的是隻有中國才具備的高效。
Apptronik公司的人形機器人原型 彭博社
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具備人類外形和運動能力的人形機器人需要更多精密部件,包括專用執行器、傳感系統和計算芯片。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最近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這些關鍵硬件大多產自中國,而中國目前是被美國加徵進口關稅最多的國家。
報告援引分析人士指出,佔機器人總材料成本50%以上的執行器,通常包含由中國生產的無框架扭矩馬達、行星滾子螺釘和精密軸承。報告還發現,人形機器人視覺系統的五家主要供應商中,有四家是中國公司,這些系統的成本可能高達數千美元。
“如果你仔細觀察一個機器人,會發現它是一個複雜的機器,有計算機、電池、攝像頭、馬達,很多不同的部件,”上個月在華盛頓參加國會展示活動的Apptronik公司CEO傑夫·卡德納斯(Jeff Cardenas)說道。Apptronik公司雖然在美國組裝機器人,但仍需從中國採購部分材料(未透露具體品類)。“現在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不確定的,我們正努力瞭解形勢,但每天都在變化。”
儘管特朗普已對多國實施臨時關稅豁免,但白宮仍維持着對華的高關稅。上週末,特朗普政府先是宣佈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但隨即又淡化了這一豁免力度。自動化推進協會是一家代表北美地區1000多家機器人公司的行業組織,該協會主席傑夫·伯恩斯坦(Jeff Burnstein)坦言,很難說這類關稅豁免能否惠及機器人企業。
“一些企業告訴我,它們希望將製造業遷回美國,但我們甚至連銷售某些關鍵部件的供應商都沒有。即便有,成本也高得多,”伯恩斯坦坦言,“若這些零部件價格暴漲,我們的競爭能力就會放緩。”
彭博社指出,與中美在AI領域的競爭不同,中國在機器人領域一開始就佔據了優勢。通過一系列政策的落實來推動創新發展,加之強大的供應鏈支撐,中國已催生出一批技術領先的本土企業,所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不僅能完成武術表演,甚至可跑完半程馬拉松。
一段時間以來,硅谷也曾顯現出取得了一些進展,歷經多年挫折後,科技投資者開始向Apptronik、Figure AI和Dexterity等機器人初創公司注入數億美元資金。據悉,蘋果、Meta和特斯拉等科技巨頭也紛紛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
報道認爲,美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一方面得益於AI技術使機器人的環境適應能力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則源自“中國製造”帶來的成本優勢,用於製造更先進機器人的某些材料的價格下降,也提振了機器人市場。
風險投資公司恩頤投資(NEA)的合夥人亞倫·雅各布森(Aaron Jacobson)說:“中國量產關鍵組件使硬件成本大幅下降,這爲初創企業開闢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無法涉足的新賽道。”
然而,特朗普不斷升級貿易戰幾乎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局勢。“每個人都非常興奮之時,關稅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這種勢頭,”NEA支持的初創公司Rapid Robotics首席執行官金·洛西(Kim Losey)說。大約半年前,Rapid Robotics剛剛完成重大戰略轉型,而中國供應鏈的速度和成本優勢是這一轉型的關鍵。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出臺後,洛西的第一反應是,必須加速供應鏈多元化佈局了。
洛西認爲,中國在機器人零部件方面非常先進,這是很難被忽視的一大優勢。雖然德國和日本等其他國家也可以填補一些供應鏈缺口,但作爲機器人公司,在成本和效率之間要做出取捨。
“他們可以在36周內完成,”洛西在談到歐洲和其他市場的供應商時說,“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我說,‘你們能在36天內做到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