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萬宏源策略:戰術磨底 戰略樂觀

市場資訊
04-13

  一、短期超跌反彈,後續還需磨底:關稅的基本面影響逐步顯現,政策對沖勢在必行;中美關稅對弈,後續某些情景下的業績靜態影響仍可能更大;能夠凝聚市場共識的主線仍需等待,市場轉向進攻時機未到。“平準基金橫空出世”,長期資金承接悲觀籌碼,加速出清悲觀預期。A 股資金負循環問題已基本排除,後續磨底進程同樣向下有底。

  反彈兌現後,我們認爲後續基本面趨勢驗證偏弱的階段,A 股仍需磨底。具體關注三個問題:1. 關稅影響是美國滯脹交易,國內衰退交易。後續外需回落壓力逐步顯現,二季度即便有“搶轉口”,外需回落的方向不變,三季度回落壓力可能放大。這個階段,市場對政策對沖的要求可能明顯提高,總體風險偏好上行受限。2. 靜態測算下,美對華提高關稅稅率會擴大A 股的業績負面影響,美對其他國家的關稅會減緩對中國實際GDP 的衝擊(比較優勢),中國的關稅反擊會減緩中國名義GDP 的衝擊(進口商品的比價效應)。“美國關稅提升——中國對等反擊”的稅率水平,已提升到了沒有邊際影響的階段。但美國對其他國家關稅減免,還是可能放大靜態業績影響(但也會放大我們應對和騰挪的空間)。所以,A 股盈利預期還有一定下修空間。3. 容易凝聚市場共識方向,主要是消費和科技。

  而對沖政策發力,消費結構性改善是大概率,但消費改善的持續性、消費刺激對總量的拉動效果仍有待觀察。科技本就處於調整波段中,再出發需要新的產業趨勢催化。短期市場,進攻性的結構主線尚未形成共識,市場總體由守轉攻時機未到。

  支持市場中樞穩定的因素是“平準基金橫空出世”:A 股資金負循環風險已可以基本排除,後續磨底進程大概率是一個向下有底的橫盤震盪市。

  二、戰略上一定要樂觀,低位區域要敢於定價長期積極因素。特朗普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延後90 天,這既是妥協,也是中美對弈中的“緩手”。應對美國“全球貿易重構”,中國主動擴大對外開放,降低關稅壁壘是正解。中國政策和微觀主體騰挪空間已打開。驚濤駭浪下,中國戰略機遇期徐徐展開,這是更樂觀的中長期展望。

  戰略上一定要樂觀。A 股快速調整後,長中短期性價比已有效改善,各個維度的悲觀預期均有所反映。此時,應多思考邊際改善,敢於定價長期積極因素。特朗普關稅政策沿着史蒂芬·米蘭的《重構全球貿易體系用戶指南》推進,我們以是否有助於米蘭報告的最終目標實現爲基準,判斷特朗普政策的強度。我們認爲,特朗普對其他國家加徵關稅延後90 天,這既是對國內壓力的妥協(滯脹壓力已經在顯現,特朗普民調支持率的回落也引發了其行爲變化),對中美對弈而言,也是一招“緩手”。

  先與美國談判的國家,還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國家;也沒有獲得額外的回報(所有國家都被暫緩90天),卻要承擔額外的任務和壓力。這其實擴大了我們騰挪的空間。市場在極限施壓階段,已經發酵了過於悲觀的預期,短期迎來了明顯修復。特朗普政策掣肘顯現,提醒我們分析美國政策影響,除了美國想做什麼,還要看美國能做成什麼,國內和海外政策執行層面的研究應對齊顆粒度。

  繼續提示,A 股重拾強勢的三個觸發因素:1. 特朗普政策掣肘顯現,外資可能繼續流入A 股定價中國資產重估。2. 一帶一路國家的城鎮化支持外需,國內政策發力 + 經濟轉型,消費對內需的支持增強,落實到中微觀數據改善上。3. 科技產業趨勢的進一步突破。

  三、磨底階段,反擊資產(重點轉向自主可控)、對沖資產、防禦資產仍佔優。中期A 股重拾上行趨勢,大概率要以科技產業趨勢重新凝聚共識爲條件。中期繼續推薦:國內AI 算力和應用、具身智能、低空經濟。

  風險提示:海外經濟衰退超預期,國內經濟復甦不及預期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何俊熹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