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營收淨利雙降背後,資產質量承壓以及大股東關聯交易遺留問題等多重挑戰疊加引發擔憂,與此同時,高管薪酬卻逆勢領跑行業。
近日,民生銀行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62.9億元,同比下降3.21%;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322.96億元,同比減少9.85%,交出了近幾年最差成績單。不僅在已披露年報的A股上市銀行中墊底,更折射出民生銀行深層次經營困境。
業績下滑的同時,民生銀行資產質量繼續承壓,截至2024年末,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總額656.1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13億元;不良貸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41.94%,比上年末下降7.75個百分點。
此外,在股東層面,泛海集團、東方集團等曾是民生銀行的重要股東,但近年來相繼出現財務危機,導致相關貸款面臨巨大風險。值得關注的是,雖然業績下滑,但民生銀行高管薪酬卻逆勢領跑行業,包括董事長高迎欣在內的多位核心高管薪酬更是在百萬以上。
針對上述經營業績、資產質量、股東關聯貸款風險以及高管薪酬等問題,發現網向民生銀行發送採訪調研函,截至發稿前,民生銀行未就相關問題給予合理解釋。
營收淨利雙降創近年最差業績
近日,民生銀行交出了近13年最差成績單,引起了市場的關注。民生銀行公佈的業績報告顯示,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1362.9億元,同比下降3.21%;實現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322.96億元,同比減少9.85%。淨利潤規模較2019年高峯期已腰斬近四成,創近12年來最低記錄,同時也是上市銀行中表現最差銀行之一。
從收入構成來看,2024年,民生銀行利息淨收入爲986.9億元,同比下降3.65%;非利息淨收入爲376億元,同比下降2.05%。在非利息淨收入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爲182.45億元,同比下降9.91億元,降幅5.15%,主要由於代理保險、代理基金費率下調,代理及受託業務手續費收入出現了同比下降。
淨息差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關鍵指標,近年來進入低利率時代,使得銀行業息差水平整體承壓。2024年民生銀行淨息差1.39%,同比下降7BP,降幅同比收窄7BP;明顯低於股份制商業銀行1.61%至1.63%的平均水平。
(按五級分類劃分的貸款分佈情況:民生銀行2024年度報告)
業績下滑的同時,資產質量的惡化趨勢不容樂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總額656.10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13億元;不良貸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表面上,民生銀行2024年不良貸款率爲1.47%,與2023年的1.48%相比略有下降,但內部數據卻顯示風險仍在加劇。損失類貸款激增66%至334.5億元,房地產貸款不良率攀升至5.01%。
數據還顯示,2024年民生銀行次級類貸款遷徙率從2023年的45.06%飆升至86.85%,幾乎翻倍;可疑類貸款遷徙率從46.63%上升至79.02%,均創近三年新高。損失類貸款金額從2023年的201.15億元增至334.50億元,一年內增加了133.35億元。
另外,信用卡業務問題尤爲突出。2024年,民生銀行的個人貸款和墊款不良貸款總額達318.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9.67億元,不良貸款率升至1.80%。其中信用卡不良貸款率高達3.28%,遠高於其他業務類別。2025年初,民生銀行通過公開競價方式批量轉讓信用卡不良債權,涉及金額達60.28億元,成爲近年來國內銀行業最大規模的信用卡不良資產交易之一。
與此同時,民生銀行信用減值損失持續高企,2024年達454.74億元,佔當年歸母淨利潤的140.80%。高額的信用減值損失,直接侵蝕了民生銀行的利潤,導致其淨利潤大幅減少,資產質量壓力進一步增加。
股東關聯交易風險:泛海、東方集團舊疾未愈
股東問題則是民生銀行面臨的另一大挑戰。在股東層面,泛海集團、東方集團等曾是民生銀行的重要股東,但近年來相繼出現財務危機,導致相關貸款面臨巨大風險。2024年,民生銀行股東關聯貸款(泛海、東方、恒大合計353億元)形成重大風險敞口。
創始股東中的泛海集團、東方集團等近年來相繼爆雷,給民生銀行帶來巨大風險敞口。其中,泛海集團高峯期佔民生銀行關聯借款的80%,僅2023年兩次被起訴的金額就超過百億元,對民生銀行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對此,民生銀行在2024年多次與泛海、東方兩大股東對簿公堂,以挽回相關損失。目前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僅持有1股該行股票,已不再是主要股東,已經向北京金融法院就泛海集團對該行的欠款提起了訴訟。2024年末,泛海系在民生銀行貸款餘額爲184.84億元,泛海系貸款主要擔保爲武漢地區的土地抵押,武漢中心大廈的在建工程抵押以及部分商業房地產抵押和部分的股權質押等。
東方集團同樣曾是民生銀行的重要股東之一,2025年3月,東方集團被證監會認定2020-2023年通過虛構業務系統性虛增營收超161億元,啓動強制退市程序。截至2024年底,東方集團在該行的關聯貸款規模餘額爲76.94億元,與上年末相比減少約19億元。
可以說,股東問題不僅給民生銀行帶來了直接的財務風險,還引發了市場對其資產質量和經營穩定性的擔憂。
高管薪酬“逆勢領跑” 激勵與業績表現背離
據年報披露,民生銀行2024年業務及管理費支出共計513.18億元,同比增長0.95%。其中,員工薪酬(包括董事薪酬)支出313.15億元,同比減少2.68%。根據該行在職員工數量63490人計算,該行2024年人均薪酬爲49.32萬元,較2023年同期的50.48萬元減少1.16萬元,降幅2.29%。
讓投資者大跌眼鏡的是,民生銀行高管卻以4048.54萬元的薪酬總額領跑上市銀行,其中,董事長高迎欣334.63萬元年薪居行業之首,與員工人均薪酬下降2.29%形成明顯對比。此外,行長王曉永2024年稅前年薪爲183.05萬元(2024年4月上任),副行長張俊潼2024年稅前年薪爲286.21萬元,副行長石傑、李彬、林雲山3人2024年稅前年薪均爲248.41萬元。另據Wind數據顯示,2023年,民生銀行董監高薪酬總額爲4681.7萬元,居銀行業之首。在銀行業董事長薪酬中,民生銀行董事長高迎欣的薪酬爲373.52萬元,雖然較2022年減少了241.86萬元,但仍然是A股上市銀行之首。
業績下滑,民生銀行市值出現斷崖式下跌,民生銀行A/H股2024全年累計跌幅分別達12%、18%,市值蒸發約580億元,市淨率(PB)跌至0.3倍(A股),顯著低於股份制銀行平均水平(0.5倍),位列行業末位。
民生銀行的困境折射出民營銀行在公司治理、股東制衡與市場化經營間的深層矛盾。短期來看,房地產風險化解和股東關聯資產處置將決定其資產質量拐點;中長期則需通過優化股權結構、重塑激勵機制,真正迴歸業務本源。若不能加快風險出清與戰略轉型步伐,其業績復甦之路或將更加漫長。
(記者羅雪峯 財經研究員 周子章)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