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週一在聖路易斯發表演講時表示,即便新一輪關稅導致物價大幅上漲,他仍認爲這種通脹上行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儘管該用詞曾在2021至2022年間引發外界對美聯儲判斷失誤的廣泛批評。
“我已經能想象大家開始質疑:鑑於2021和2022年發生的事情,這種觀點肯定是錯誤的,”沃勒說,“但一次不成功並不代表這種判斷方式永遠不該再被使用。”
他以“transitory”一詞來形容特朗普新一輪關稅在最糟情境下對通脹的影響。他強調,這與新冠疫情後那一輪“持久型”通脹有所不同。當時美聯儲誤判通脹持續性,遭到輿論嚴厲批評。
沃勒指出,儘管2021與2022年的歷史仍歷歷在目,他依然堅持這次關於關稅影響的分析是“正確的”。
這場演講也是沃勒首次較爲詳盡地公開探討特朗普關稅計劃可能對美國經濟產生的影響。特朗普於4月2日宣佈將實施廣泛關稅措施,9日又爲部分貿易伙伴提供爲期90天的暫緩執行期,隨後又豁免了部分科技產品,並考慮暫停部分與汽車相關的關稅。
他稱:“在如此不確定的環境下,要準確預測經濟未來的走勢幾乎不可能。”不過,他還是提出了兩種可能的情景預測,極端情境:美國平均關稅上升至25%,並持續至2027年;溫和情境:通過談判關稅降至10%。
如果關稅維持在25%,通脹可能短期內升至年化5%附近,即便企業只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通脹也可能上行至4%。沃勒稱,這種結果將“明顯逆轉我們過去幾年在抑制通脹方面取得的進展”。
在這種高關稅情境下,他預計經濟增長將明顯放緩,失業率可能從3月的4.2%上升至明年5%。他補充道:“雖然這個數字看起來不算極端,一旦失業率開始上升,往往會上升得更明顯。”
這也可能促使美聯儲不得不提前降息,但這種“壞消息式降息”並非出於通脹受控,而是應對經濟惡化的被動選擇。
相較之下,在10%關稅的情境中,沃勒認爲通脹高點可能接近3%,屆時美聯儲可採取“觀望”態度,今年稍後仍有可能降息。這種情況屬於“好消息式降息”,是出於經濟環境允許,而非危機應對。
即使是這個相對溫和的情境,沃勒也提醒可能對經濟活動產生一定壓制,但他表示,美國當前的基本面強勁,經濟增長穩健,失業率相對較低,通脹也在緩慢回落,因此具備承壓能力。
沃勒最後指出,新關稅政策將是“幾十年來對美國經濟影響最大的衝擊之一”,其未來走向及經濟後果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美聯儲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將於5月6日至7日舉行,屆時市場將密切關注聯儲如何回應這一系列新的經濟變量。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