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英偉達官網)
北京時間4月16日凌晨,AI芯片巨頭英偉達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8-k文件稱,已經接到美國特朗普政府通知,將“未來無限期”對中國和以色列等D:5國家,禁止出口英偉達H20芯片,除非有許可證。“美國政府表示,許可要求是爲了應對相關產品可能被用於或轉用於中國超級計算機的風險。”
英偉達透露,截至2025年4月27日的第一季度內,公司減記約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0億元)費用,這筆費用與出口到中國等地的H20 GPU芯片相關。同時,與H20產品相關的庫存、採購承諾和相關儲備費用高達數十億美元。
這意味着,美國全面封殺英偉達H20芯片對華出口。作爲英偉達面向中國市場、唯一符合美國規定的特供芯片,H20也遭禁售。此外,英偉達今後無法再向中國銷售任何高性能GPU產品。這一系列調整,預計將衝擊英偉達超100億美元的營收,也重創先前推出“降規版”技術帶來的影響。
受消息拖累,英偉達(NASDAQ: NVDA)股價盤後重挫6%,至105.36美元/股;同時也導致超微半導體公司 (AMD) 盤後股價也下跌7.07%,臺積電ADR盤後下跌1.96%。
英偉達H20芯片被禁,今年或將損失180億美元收入
實際上,自2022年拜登政府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以來,英偉達爲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專門設計符合出口管制的H20芯片。這是英偉達爲中國市場開發的3款GPU中功能最強大的一款,雖然在計算能力、互聯速度和帶寬上低於其旗艦AI芯片H100和H800,但其採用Hopper架構,在推理計算領域仍具備顯著優勢。
2024年2月,英偉達開始接受分銷商對華專供新款AI芯片H20 GPU的預訂,每張定價在1.2萬-1.5萬美元區間(約8.6萬-11萬元),略低於升騰約12萬元售價。據悉,經銷商提供的H20服務器預配置了8顆AI芯片,售價140萬元。相比之下,配置8顆H800芯片的服務器在兩年前推出時售價爲200萬元。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醞釀進一步收緊限制,計劃將H20納入出口管制清單,此舉直接對英偉達業績產生影響。美國議員於2月聯名敦促美國商務部採取行動,此時中國科技企業可能已預判政策風險,僅第一季度就突擊採購價值160億美元的H20芯片庫存。
針對英偉達的最新規定表明,特朗普將堅持美國政府對中國AI半導體進行制裁的方針。
英偉達曾辯稱,進一步收緊AI限制只會增強中國擺脫對美國技術依賴的決心,而這種打壓會削弱美國企業。
英偉達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今年2月表示,公司努力遵守法律,但他也指出,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來自中國,其中許多人在美國的人工智能實驗室工作。
黃仁勳警告稱,來自中國的營收已降至出口管制前水平的一半,但中國的競爭形勢正在加劇,而且英偉達連續第二年在年度報告中將華爲列爲競爭對手。
根據英偉達的年度報告,中國是英偉達的第四大銷售額地區,僅次於美國、新加坡等。在截至1月的2024自然年中,英偉達中國區營收171.08億美元,爲史上最高,比前一年103.06億美元增長66%。目前,英偉達2025財年中,53%的收入佔比來自美國以外的地區。
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表示,英偉達的減記意味着該公司今年可能損失140億至180億美元的收入。彭博表示:“如果限制措施持續下去,英偉達在中國的數據中心業務敞口可能會恢復正常,降至低至中等個位數,與2024年初H20產量提升之前的水平相似。”
英偉達表示,該公司在4月9日首次獲悉特朗普的打算。在宣佈受到新貿易限制措施的前一天,英偉達表示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生產高達5000億美元的AI基礎設施。
黃仁勳表示,“全球AI基礎設施的引擎首次在美國建造。引入美國製造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滿足市場對AI芯片和超級計算機驚人且不斷增長的需求,增強我們的供應鏈,並提升我們的韌性。”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爲,美國政府既欲維持半導體產業領導地位,又擔憂技術外溢削弱安全優勢。英偉達等企業的自適應策略——通過架構調整遊走政策邊緣——雖短期奏效,但終將面臨"創新受限"與"市場丟失"的雙重困境。而對於中國,此次事件再次凸顯建立自主可控算力體系的戰略緊迫性,國產算力芯片的商用加速及存儲廠商的HBM突破,或將成爲破局關鍵。
展望2025自然年第一季度,英偉達預計收入430億美元,上下浮動2%;非GAAP毛利率71.0%,上下浮動 50 個基點,有望再度迎來史上最高單季收入。
美國政府再將關稅增至245%
與此同時,特朗普政府在4月15日白宮文件中宣佈,對等關稅措施公佈後,目前已有超過75個國家商討新的貿易協議,個別提高關稅目前已暫停,但中國除外。由於“中國採取報復措施”,目前面臨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達245%的關稅。
這場關稅已經引發對芯片、手機等消費電子產業鏈影響。
根據日本新聞調查,999美元的iPhone 16 Pro硬件成本大約568美元,其中成本最高的依次是臺積電代工的A18 Pro芯片(135美元)和三星電子提供的OLED屏幕(110美元)。一旦關稅實施,iPhone必然會漲價,至少超過200美元。
與此同時,“中國電子第一街”深圳華強北目前多家檔口對CPU、GPU等熱門芯片的報價已經暫停,且多家檔口關門歇業,持貨待漲。“現在都在觀望,封庫存了,大家擔心價格會暴漲暴跌。”
“我們還是不能低估‘關稅戰’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影響。”賽迪顧問副總裁李珂4月11日表示,關稅措施將導致2025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增速“腰斬”,增長或低於10%。短期看是衝擊,但長期利好國產化發展,因此企業需“趨利避害化危爲機”。
針對美國高關稅措施,國家集成電路封測產業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分會常務副理事長於燮康表示,2016年開始,美國逐步加速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技術方面出口限制,從特朗普政府的全面打壓,到前一任拜登政府的精準遏制,再到特朗普重新執政,開始進一步加大對中國半導體產業全方位打壓。短期內,美國製裁勢必對中國半導體產業技術壁壘和研發方面造成重大壓力,使得中國先進製程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
“美國脫鉤斷鏈和制裁肯定是個壞事,但另一方面,這一措施將加速中國半導體企業自主創新與產業鏈的重構,加速國產化步伐,尤其以創新應用爲驅動的中國半導體產業,一定能夠衝破各種阻力,取得快速發展。我意識到,假如說10年以前美國對中國芯片(我們)制裁,真的有可能被打趴下,但如今,中國半導體產業生態已經齊全,美國的制裁會使得中國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於燮康稱。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雷·達利歐 (Ray Dalio)表示,他擔心美國會因關稅而陷入衰退,甚至更糟的情況。
“目前我們正處於決策時刻,經濟衰退已經非常接近。如果處理不好,我擔心會出現比經濟衰退更糟糕的情況。”達利歐稱。
年初至今,英偉達股價已累計下跌16%。
(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