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香港4月14日 - 中美關稅戰硝煙瀰漫令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面臨摘牌風險升溫,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已指示港交所0388.HK做好準備,必須讓香港成爲中概股迴流首選的上市地。
陳茂波週日在網誌撰文指出,香港已建立便利已在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上市或第二上市的監管框架,針對全球最新變化,政府已指示證監會和港交所做好準備,若在海外上市的中概股希望迴流,必須讓香港成爲它們首選的上市地。
港交所亦會加緊做好在東盟和中東市場的聯繫和推廣工作,吸引更多當地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同時匯聚更多國際資金到港,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實力和地位。
市場擔憂貿易關稅可能只是中美“交戰”的第一步,金融戰可能隨時到來。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上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當被問及是否會將在美上市中國企業的股票下市時,其表示“一切都擺在桌面上,那將由特朗普做決定”。
陳茂波表示,自美國公佈向全球貿易伙伴施加所謂“對等關稅”後,國際金融市場出現大幅波動。面對美國的極端做法,全球各地都正在採取應對措施,包括重新評估美國市場及美國資產的投資風險;加速探索能降低風險的投資配置;加快與其他貿易伙伴商討貿易合作,以及研究在雙邊貿易中更多使用本幣進行結算。
“隨着環球市場的變化,以及其催生的新需求,香港將加速吸引境外資金、人才及企業來港發展。”他說。
他提到,最近許多國際大型金融機構和其他地區的耐心資本對香港市場愈加重視,並深入探討如何增加在香港市場的參與;同時,也有不少海外的科研人員和學者正積極考慮轉到香港繼續做研究和工作,以及更多科企希望以香港作爲基地,拓展國際市場。
另一方面,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在這個全球政經局勢比較紛亂的情況下,不同機構都希望能夠有多元化的發展,或者將其現有業務有所分散。香港政府期待5月推出的公司遷冊制度能夠讓不同企業將其原本可能是在海外註冊登記的企業搬過來香港做註冊,令更多企業能用好香港的金融和專業服務去拓展業務。(完)
(記者 雷美珍;審校 張喜良)
((alison.lui@thomsonreuters.com; +852 3462 7749;))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