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銀行終於分紅仍被投資者吐槽:利息淨收入下滑,多位高管離職

藍鯨財經
04-17

文|《港灣商業觀察》王璐

“鐵公雞好不容易要拔毛了”,鄭州銀行(002936.SZ;06196.HK)在連續四年盈利不分紅後,終於選擇在2024年進行分紅。

雖然2024年收入繼續下行,但鄭州銀行總歸在分紅上邁出重要一步。

 四年不分紅後終於分紅,投資者仍有所吐槽

日前,鄭州銀行披露的2024年年報顯示,實現營收128.77億元,同比下滑5.78%;歸母淨利潤18.76億元,同比增長1.39%。同比來看,鄭州銀行無論營收還是淨利潤都好於2023年。

不過,在收入層面,鄭州銀行仍面臨着明顯壓力,公司已經連續2年負增長。

或許是受到業績不錯的利好,鄭州銀行公佈2024年度利潤分配預案,擬派發約1.82億元分紅現金,分紅率達9.69%。

對於分紅,鄭州銀行表示,一是受息差收窄等因素影響,公司營收水平受到一定影響。二是爲切實落實各級政府決策安排,加大風險資產處置力度,順應監管引導留存未分配利潤將有利於本行進一步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爲經營穩定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受當前監管政策的制約,銀行外源性資本補充渠道受限,以利潤留存進行內源性補充是確保資本充足水平的主要有效途徑。公司留存的未分配利潤將用作核心一級資本的補充,提升資本充足水平,支持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有利於維護投資者的長遠利益。

鄭州銀行上一次分紅還是在五年前。2019年,該行向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在冊的普通股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元,現金分紅總額達5.92億元,分紅率爲18.03%。

由於四年不分紅,鄭州銀行也備受投資者詬病。

比如,鄭州銀行在去年年報時發佈的《2023年度股東周年大會決議公告》,顯示,A股股東同意該議案的比例約達90%,H股股東不同意該議案的比例高達83.11%,換言之H股股東反對不分紅投票超過八成。

一位資本市場觀察人士向《港灣商業觀察》指出,一方面連年不分紅顯然會令投資者非常失望,另一方面監管層近年來也持續強調分紅的重要性,且鼓勵高比例及持續分紅,可能在這些綜合因素下,鄭州銀行終於扭轉鐵公雞形象。

邁出分紅步伐後投資者反饋如何?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多位投資者也對此有所吐槽。

4月7日,一位投資者提出,貴行2024年營收和利潤雙增,爲什麼股價卻長期處於2元以下的低位,2024年的分紅方案近期纔出來,2024年每股收益0.15元大幅低於2021年0.41元,貴行如何更好的保障投資人的權益?

同一天,另一位投資者也提出,對比行業其他銀行特別是國有大行,貴行高級管理人員薪酬倒掛爲何如此異常?董事長趙飛年薪70.1萬,行長李紅年薪只有44.4萬,而副行長孫潤華年薪卻高達133.7萬,行長助理張厚林年薪高達108.60萬?在鄭州銀行營收持續下滑的背景下,公司上市股東做出重大犧牲,連續幾年未獲得分紅,支持鄭州銀行將未分配利潤注入銀行核心一級資本,請貴行薪酬與考覈委員會給予合理解釋?

鄭州銀行的解釋是,我行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中,納入鄭州市市管國有企業負責人範圍的人員薪酬按照鄭州市對市管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薪酬管理規定執行;未納入的人員薪酬根據監管部門指導意見及我行相關薪酬和考覈制度執行。行長李紅於2024年下半年入職我行,根據具體任職時間發放薪酬。我行將持續強化以業績爲導向的薪酬分配原則,合理壓降高管薪酬,完善薪酬考覈機制,推動資源向一線傾斜。

還有投資者提出,作爲一個長期不分紅的銀行,貴行今年每100股才分2元,利潤佔比還不到10%,與其他行比差的很遠,貴行是不是爲了不被st才施捨投資者一點點利潤?多少年不分紅了?就這樣回報投資者?

鄭州銀行表示,我行綜合考慮股東回報、業務發展需求制定利潤分配方案。我行將持續優化分紅節奏,通過更加穩定的現金分紅,與投資者共享公司經營發展成果,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利息淨收入雙位數下滑,不良率下降

具體來看2024年鄭州銀行的核心財務指標。報告期內,鄭州銀行實現利息收入233.56億元,較上年同比減少14.04億元,降幅5.67%;淨利差1.63%,較上年同比下降0.37個百分點,淨利息收益率1.72%,較上年同比下降0.36個百分點。淨利差及淨利息收益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本行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讓利實體經濟及LPR重定價等因素影響。

此外,公司實現利息淨收入103.65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13.75億元,降幅11.71%,佔營業收入80.49%。其中:業務規模調整導致利息淨收入增加10.43億元,收益率或成本率變動導致利息淨收入減少24.18億元。

有利的方面是,鄭州銀行2024年非利息收入25.1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5.85億元,增幅30.34%,佔營業收入比爲19.51%。其中: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72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1.07億元;其他非利息收益20.4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6.92億元;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實現利息收入50.25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4.00億元,降幅7.38%。主要由於投資證券及其他金融資產平均收益率下降。

截至2024年末,鄭州銀行資產總額爲6763.6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24%;存款總額爲4045.3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07%;貸款總額爲3876.9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7.51%。

截至報告期末,不良貸款餘額69.23億元,不良貸款率1.79%,較上年末下降0.08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爲8.76%、10.81%和12.06%。

 今年多位高管離職,外界憂心穩定性

外界還注意到,今年以來鄭州銀行出現了多位高管離職情況。

今年1月25日,鄭州銀行發佈公告稱,收到傅春喬的書面報告,因工作原因辭去該行副行長職務。辭任後,傅春喬將不再擔任該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同一天,鄭州銀行收到李紅的書面報告,因工作原因辭去該行行長助理職務。辭任後,李紅將不再擔任該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2月13日,鄭州銀行收到劉久慶的辭任報告,因個人原因辭去該行行長助理職務。辭任後,劉久慶將不再擔任該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3月27日,鄭州銀行表示,收到郭志彬的辭任報告,因身體原因辭去該行副行長職務。辭任後,郭志彬將不再擔任該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3月28日,鄭州銀行再發布公告稱,收到李磊的辭任報告,因工作調整辭去該行行長助理職務。辭任後,李磊將不再擔任該行及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也就是說,2025年一季度,鄭州銀行流失了五位高管。

有投資者提出,2025年就短短3個月,爲什麼高管頻繁離職變動?高管變動如何有效保證經營的持續、穩定?有無有效措施提振股價和市場信心?

鄭州銀行表示,近年來,我行緊密結合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和行業發展趨勢,堅定戰略定力,持續優化治理架構與決策機制,這一過程中的人才流動屬於市場化選聘的正常動態調整,旨在構建高效協同的決策體系。我行將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市值管理,已制定了估值提升計劃,緊密圍繞金融“五篇大文章”,聚焦主責主業,持續優化公司治理、提高風控水平、專注實體服務,推動經營水平和發展質量不斷提升,強化股東回報,提高我行投資價值,提振投資者信心。(港灣財經出品)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