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觀察者網 王愷雯
美國特朗普政府將關稅作爲推動貿易談判的籌碼,試圖逼迫各國做出讓步。韓國已被美國列爲其談判的“首要目標”之一。韓國國務總理、代總統韓德洙也配合美方節奏,表示將推進與美談判,希望尋求“雙贏”解決方案。
美國財長斯科特·貝森特4月14日表示,美方將於下週同韓方啓動關稅談判。韓國輿論擔心,此時進行談判過於倉促,恐怕會掉入美國設下的陷阱,損害韓國的國家利益。
隨着尹錫悅被彈劾下臺,韓國將於今年6月提前舉行大選。眼下,韓國政界正爲與美國的談判爭論不休。韓媒指出,若關稅談判取得成果,或有利於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選情,但作爲最大在野黨的共同民主黨反對倉促進行關稅談判。
“韓國政府很積極”
“美國設下談判陷阱,韓德洙倉促入局。”《韓民族日報》中文網16日以此爲題刊文,質疑韓國若草率與美國達成協議,是否會重蹈40年前日本簽署“廣場協議”的覆轍?
報道稱,特朗普政府將韓國指定爲優先談判國後,正加緊推動談判達成協議。貝森特14日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上週與越南進行了談判,週三與日本,下週將與韓國展開磋商,進程會非常迅速。”他還稱,越早行動的國家獲益越大,“率先達成協議的一方往往能獲得最優條件。”
連日來,韓國政府接連表示將加快談判步伐。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官安德根正計劃下週訪問美國,韓德洙則在14日召開的經濟安全戰略工作組會議上表示:“韓美將在各個領域構建協商機制,並很快就具體議題展開磋商。”
4月15日,韓國天然氣公社就液化天然氣(LNG)項目與美國阿拉斯加州政府舉行視頻會議,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第二次官崔南浩也在一次演講中提及此項目,表示韓美兩國正在就該項目進行務實磋商,“如果在汽車關稅問題上能獲得足夠利益,(LNG項目)則可以作爲談判中的讓步條件。”
報道指出,種種跡象表明,韓國政府正在積極回應美方意圖,主動參與談判。然而,緊隨美方節奏展開“速戰速決”的談判,可能導致在關稅博弈中倉促妥協,最終損害韓國與韓國企業的利益。
“關鍵在於美國的關稅政策是否已最終確定。若球門位置尚未明確,射門方向從何談起?”大邱大學經濟學教授金良姬問道。她認爲,在特朗普飄忽不定的政策下貿然推進談判,可能犯下戰略錯誤,現階段應首先聚焦於“搞清楚美國究竟打算做什麼、又真正想要什麼”。
美國另有所圖?
有聲音指出,目前韓國處在短期的“代行體制”中,總統人選尚未選出,當前政府不應該貿然決定可能影響長期國家利益、並需承擔重大政治責任的事項。
就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開發項目而言,該項目總投資預估爲440億美元,1300公里長的管道和出口終端建設需耗時五年以上,即便項目立即啓動,天然氣供應也需等到下下屆政府,項目盈利能力更取決於彼時的能源市場行情。特朗普第一任期時也曾推進該項目,但當時因無人願意“接盤”而擱淺。
但現在,韓國政府已將液化天然氣項目列爲韓美談判的重要事項。
據《朝鮮日報》中文網報道,韓德洙14日表示:“韓美決定在造船、液化天然氣、改善和恢復貿易平衡等三大領域加強合作,爲兩國之間的持續探討形成了友好的勢頭。”
對於阿拉斯加項目引發的爭議,韓國負責經濟事務的副總理崔相穆15日在韓國國會質詢會議上表示:“目前階段絕非承諾任何事項、或作出有損國益決策的時候。”
另據路透社14日報道,特朗普表示,他上週與韓德洙通話時討論了韓國支付“重要”美國軍事保護費的問題。報道稱,這表明美方想要談判的不僅僅是關稅和貿易,國防費用可能成爲更廣泛協議的一部分。
韓國外交部第一次官金烘均14日對韓國國會表示,特朗普政府尚未提出就駐韓美軍的國防費用進行談判。不過,韓國正在爲各種情況做準備。
《韓民族日報》還質疑,與美國的貿易談判能帶來多少實際收益。
美國對韓國徵收的對等關稅稅率爲25%。韓國政府下屬的韓國對外經濟政策研究院的研究報告顯示,韓國去年對美出口的1315億美元商品中,有42%(556億美元)被列入“對等關稅”。半導體、汽車、鋼鐵、電子產品等韓國主力出口產品大多屬於“品目關稅”對象,無法通過與美國此次的談判被降低稅率。
即便在25%的“對等關稅”中,也有10%是與談判無關的基礎關稅稅率,這使得能通過談判獲得的實際利益更加有限。
“韓國是否會重蹈日本40年前的覆轍?”《韓民族日報》質疑道,並指出,1985年日本在美國壓力下籤署“廣場協議”,最終導致該國經濟陷入“失去的二十年”,這一歷史教訓記憶猶新。
報道稱,貝森特日前在阿根廷接受訪問時宣稱,“我們要求對方帶來最好的方案,再根據內容決定談判方向。”換言之,美國並未明確承諾提供回報,卻要求對方先提出“高價籌碼”。韓國政府若急於敲定協議,恐一步步落入美方設定的談判陷阱。
韓美談判關乎韓國大選?
據KBS新聞網報道,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將於下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該會議是探討利率、匯率等多邊金融合作議題的協商機制,崔相穆將出席會議。報道稱,美國要求在此次會議上討論貿易問題。
韓國財政部16日證實,崔相穆將於下週與貝森特就包括美國新進口關稅在內的貿易問題舉行會談。
KBS指出,美國將韓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和印度指定爲優先談判對象,不過各國“彼此觀望”,並不希望加速談判。
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已經抵達美國,計劃於當地時間4月16日至18日在華盛頓與美方進行貿易談判。日本首相石破茂日前已經表示,日本不會急於達成協議,也不打算做出重大讓步。
據《朝鮮日報》旗下經濟產業類媒體“Chosun Biz”報道,隨着韓國政府將與美國啓動關稅談判,韓國政界圍繞談判議題和談判節奏展開了激烈爭論。
韓國政界人士透露,共同民主黨強烈反對政府強化關稅談判,並表示不能倉促與美國進行關稅談判。共同民主黨議員金民錫表示:“談判和協議是具有民選合法性和談判權的新政府的責任和權力。”
特朗普政府爲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將在7月8日到期,韓國則將在6月3日舉行大選。
共同民主黨要求韓國政府和各政黨在國家利益優先的原則下,通過設立國會貿易特別委員會,在民間、公共部門和政府之間進行討論,並向美國派遣兩黨代表團,共同商討談判方向。
另一方面,國民力量黨則批評共同民主黨把關稅戰變成了政治鬥爭的話題,他們表示,關稅直接影響到國家產業、就業和民生,政府必須儘快進行談判。
報道分析稱,國民力量黨認爲,如果現在可以在和美國的關稅談判中談出明確結果,可能有助於保守派陣營的選情。
韓國《亞洲日報》此前報道,韓德洙可能會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總統,並與保守派陣營候選人整合,構成“反李在明(共同民主黨候選人)”統一戰線。
目前國民力量黨參選人在各項民調中均大幅落後於李在明,外界普遍關注韓德洙是否會在未來數週加入選戰。國民力量黨15日表示,共有11人報名第21屆總統選舉黨內初選,韓德洙將不會參加黨內競選。
2007年,韓德洙在盧武鉉政府擔任國務總理期間,主導簽訂初版《韓美自由貿易協定》;2009年至2012年擔任韓國駐美大使期間,他成功推動兩國自貿協定正式生效。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