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讀創客戶端記者鍾國斌
今年以來,南下資金加速流入港股、爆買超6000億港元,遠超往年同期。據同花順數據統計,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南下資金累計淨買入6044.62億港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淨買入額的七成,刷新歷史同期最高紀錄。自開通以來,南下資金累計淨買入港股超4.3萬億港元,達43022.53億港元。
從行業分佈看,科技行業、可選消費成爲資金主要流向,騰訊、阿里巴巴、小米集團等科技龍頭位列南下資金淨流入前十大個股。
記者統計發現,今年1月至3月,每月南下資金淨買入額均超過1000億港元,分別達1255.92億港元、1527.78億港元、1602.82億港元。4月以來至今,南下資金淨買入1658.09億港元。
從淨買入股票來看,近三個月,南下資金淨買入前十名分別爲阿里巴巴-W、騰訊控股、中國移動、小米集團-W、快手-W、美團-W、中芯國際、理想汽車-W、泡泡瑪特、盈富基金,淨買入金額介於931.80億港元至25.99億港元之間,其中,淨買入前三名買入額均超170億港元。
從淨賣出股票來看,近三個月,南下資金淨賣出前十名分別爲比亞迪電子、南方恒生科技、中國平安、新華保險、金蝶國際、老鋪黃金、康方生物、信達生物、萬科企業、晶泰控股,淨賣出金額介於5.51億港元至0.49億港元之間,其中,淨賣出前三名賣出額均超3億港元。
據同花順數據統計,截至4月17日,南下資金持股比例超過10%的個股386只,南下資金持股比例超過30%的個股119只,南下資金持股比例超過50%的個股25只,南下資金持股比例超過60%的個股11只。其中,持股前三名分別爲中國電信、新天綠色能源、凱盛新能,持股比例均超過60%。南下資金持股比例最高的是中國電信,最新持有103.37億股,佔港股已發行股份的74.48%。
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南下資金增持比例超過3%的個股126只,南下資金增持比例超過5%的個股63只,南下資金增持比例超過10%的個股14只;南下資金增持比例前三名個股分別黑芝麻智能、赤峯黃金、優必選,增持比例分別達24.12%、21.49%、17.44%。
從增持股數來看,今年1月1日至4月17日,共有99只港股被南下資金增持超過1億股,46只港股被南下資金增持超過2億股,14只港股被南下資金增持超過5億股。其中,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被增持股數位居前三名,增持股份數量分別達44.83億股、25.84億股、19.32億股。
從行業分佈來看,近三個月,申萬一級31個行業中,南下資金淨流入五大行業分別爲商貿零售、銀行、醫藥生物、傳媒、電子,淨流入額分別爲910億港元、682億港元、443億港元、348億港元、298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銀行和通信依舊受到追捧外,南下資金的配置重心逐步向科技互聯網和消費行業傾斜。
特別是在全球股市劇烈震盪的上週,南下資金抄底更爲踊躍。單週淨買入額達952.36億港元,僅4月9日當天,南下資金淨買入額達355.86億港元,創造了有史以來單日淨買入額新高。而港股科技板塊成爲資金湧入的重點目標,4月7日、8日、9日,科技板塊淨流入資金分別達31.8億元、41.3億元、29.6億元。
南下資金還會持續流入嗎?中金公司分析師劉剛預測,南下資金今年全年流入空間或達9500億港元至1.1萬億港元。去年底高分紅板塊仍是南下資金配置的主要方向之一,但2月以來南下資金流入開始高度聚焦科技股。
(文章來源:深圳商報·讀創)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