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河證券:錨定一流投行戰略目標 多措並舉做好五篇大文章

東方財富
04-18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中證報中證網訊(記者劉英傑)4月16日,中國銀河證券召開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公司董事長王晟、總裁薛軍參會。

此前,中國銀河證券發佈的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銀河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54.71億元,同比增長5.43%,排名行業第4;實現歸母淨利潤100.31億元,同比增長27.31%,排名行業第5,躋身2024年券商淨利潤“百億俱樂部”。公司資產規模也迎來了新的歷史高位。截至2024年底,公司總資產7374.71億元,較年初上升11.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1404.81億元,較年初上升7.68%,兩項指標均排在行業第5。

“我們堅持戰略引領,錨定一流投行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有效防範風險,主要財務指標穩中有進,歸母淨利潤超百億,保持十五年來年度最好排名,一流投資銀行建設之路走的更穩更實。”王晟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

助力科技型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綜合綠色金融服務模式

在業績說明會上,薛軍從功能性、核心競爭力、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抗風險能力、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五大方面,對過去一年公司建設一流投資銀行的實踐探索進行了介紹。

此前,證監會曾發文表示加快推進建設一流投資銀行,要求行業機構“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正確處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關係”。此次,薛軍也將功能性列在打造一流投行的首位,強調“在一流投行建設中突出功能性,多措並舉做好五篇大文章”。對於“五篇大文章”開篇的科技金融領域,中國銀河證券發力方向主要聚焦在“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銀河證券子公司銀河創新資本旗下在管基金24只,備案總規模達307.24億元,基本實現國家戰略重點區域的有效覆蓋,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

薛軍在業績會現場透露,在權益投資領域,中國銀河證券主要投資了互換便利(SFISF)、以半導體產業鏈核心節點企業爲代表的高科技企業、高股息投資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中國銀河證券另類子公司銀河源匯動態調整投資方向與基金配置原則,引導更多資源要素向新質生產力領域集聚,2024年完成了多個科技創新類項目投資,批准股權投資金額5.1億元。銀河源匯此前投資的數字財稅領域領軍企業百望股份順利登陸香港聯交所,智能化家居企業有屋智能在新三板掛牌,另有多家在投企業取得融資、經營、技術新突破。

就在4月,中國銀河證券還剛剛作爲主承銷商、簿記管理人及流動性服務商,幫助西部礦業發行10億元科技創新公司債券,該只債券也是國內首隻科技創新債、高成長產業債、支持西部大開發債券的三“貼標”債券,對支撐企業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債券融資方面,2024年,中國銀河證券累計承銷綠色金融相關債券約106億元,股債投資餘額172億元。

除上述基礎支持外,中國銀河證券還在通過投行和投資聯動、境內與境外業務聯動,形成特色綜合綠色金融服務模式。如2024年,公司就達成了市場首筆掛鉤“碳減排指數”的互換交易,落地國內首筆掛鉤歐洲碳排放權的場外期權,爲綠色轉型提供金融支持。公司還通過新成立的新發展研究院國際ESG研究中心,進一步整合和優化研究資源,推動更系統化和深入的ESG研究。

發揮社會財富“管理者”功能堅持完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

隨着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財富的增長,財富管理業務市場需求不斷擴大,這對券商的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服務普惠金融質效方面。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銀河證券的普惠金融產品保有規模超1600億元,切實發揮了社會財富“管理者”功能。

中國銀河證券在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的戰略目標是做好“老百姓身邊的理財顧問”,爲投資者提供全方位、高質量、多層次的理財服務和資產管理服務,這與監管要求的“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投資需求”相契合。

中國銀河證券年報顯示,公司不僅致力於服務普通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還積極拓展服務領域,探索創新金融工具以支持更廣泛的羣體,2024年達成了市場首單普惠助農“ABS+信用保護憑證”實踐案例。同時,進一步響應新“國九條”和中國證監會對“一年多次分紅”的政策要求,公司於2024年內首次開展中期分紅。全年分紅2次合計30.62億元,佔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8.6%,以公司質量提升切實帶動了投資者財富穩健增值。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於爲普通居民提供可負擔、可觸及的金融服務,而養老金融作爲普惠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爲了滿足老年人羣體的特殊需求。可以說,養老金融的推進依賴於普惠金融的服務理念和創新模式。而券商憑藉可滿足多元化養老金融需求的獨特優勢,相關業務的發展空間廣闊。

2024年,中國銀河證券也在完善“養老金融”服務體系。截至到2024年底,公司個人養老金賬戶累計開戶超過10萬戶。此前公司也推出了“銀河星安養”綜合養老服務品牌,打造“保障+投資+健康+養老”一體化養老綜合金融服務。

金融科技賦能提升全盤業務能力一季度業績增勢強勁

不同於科技、綠色、普惠、養老四大領域,數字金融更多聚焦於對金融機構自身實力的提升。隨着我國資本市場改革不斷深入,數字化轉型已成爲證券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此前,中國銀河證券就有鑑於數字化轉型的浪潮,制定了《中國銀河證券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3-2025)》,致力於打造線上智能業務生態,全面推動業務轉型。

從年報反饋的信息來看,過去一年,中國銀河證券在這一戰略指引下,對金融科技與業務發展作出了諸多融合,賦能交易業務數字化轉型,持續探索數字人民幣在證券行業的應用場景。2024年,中國銀河證券的《基於AI技術的債券詢報價機器人》入選中國證監會科技司和國家數據局首批試點項目。《金融科技賦能場外衍生品研究與應用項目》也獲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證監會聯合主辦的省部級獎項金融科技發展獎二等獎。

在數字化平臺化建設上,公司上線財富管理客戶綜合運營平臺,同時迭代升級機構客戶綜合服務平臺,發佈銀河天弓2.0和銀河天弓APP。目前,公司自主研發的智投交易系統日均成交額已突破1200億元,新建系統也打通了境內外交易鏈路,以金融科技促進跨境業務發展和風險防範。

在堅持服務國家大局、聚焦主業的同時,中國銀河證券的業務也在穩健發展,提質增效成果初步顯現。就在業績發佈會前數日,中國銀河證券公佈了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增公告,顯示公司已在2025年迎來業績“開門紅”。

公告表示,經初步測算,預計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7.73億元至31.00億元,同比增長70%至90%。

對於一季度業績預增原因,中國銀河證券歸因爲“財富管理、投資交易、投資銀行等業務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取得較好經營業績。”

對此,薛軍也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公司今年將聚焦國之大者履職盡責,在服務大局中踐行證券公司使命擔當;聚焦增強現代投行核心競爭能力,統籌好總量和結構、規模和效益、短期和長期、改革和發展,實現穩健、均衡、可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

熱議股票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