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抵達北京後表示,將繼續不遺餘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此前,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15日表示,針對芯片發佈新的出口許可要求,限制英偉達的H20芯片和AMD的MI308芯片及其同類產品出口到中國。面對美國對中國科技的持續封鎖,中國正在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國產化進程迎來加速,半導體產業鏈自主可控成爲資本市場最確定性主線。
黃仁勳最新表態
4月17日,應中國貿促會邀請,英偉達公司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抵達北京。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在北京與黃仁勳舉行會談。這是黃仁勳時隔3個月再次到訪北京。
針對美國政府對英偉達對華限制出口的H20芯片,黃仁勳表示,美國政府加強芯片出口管制已對英偉達業務產生重大影響,作爲深耕中國市場三十載的企業,英偉達與中國市場共同成長、相互成就,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具規模的消費市場之一,其蓬勃發展的產業生態與領先的軟件實力,更成爲他們持續創新的重要動力。英偉達將繼續不遺餘力優化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體系,堅定不移地服務中國市場。
黃仁勳還表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變衆多行業的發展格局,但這僅僅是個開端,無論是醫療健康、金融服務、氣候科技還是製造業,每個行業都將迎來人工智能引發的顛覆性變革。
當地時間4月15日,美國商務部表示,針對芯片發佈新的出口許可要求,限制英偉達的H20芯片和AMD的MI308芯片及其同類產品出口到中國。當日英偉達發佈通知,這一新規將影響英偉達約55億美元的季度費用。
其實,美國政府對於英偉達H20芯片的出口管制經歷了多次戲劇性反轉:今年1月份,特朗普政府開始研究擴大對華芯片出口限制,計劃將H20納入管制清單。2月份,美國議員聯名敦促商務部採取行動。4月4日,英偉達CEO黃仁勳出席特朗普的海湖莊園晚宴(據稱需支付100萬美元入場費),遊說美國政府放棄限制。白宮改變立場,暫緩H20出口管制計劃,英偉達股價短暫企穩。
4月9日,美國政府突然通知英偉達,H20芯片對華出口需許可證,並追溯至4月5日。4月14日,美方確認管制措施“無限期有效”,徹底封殺H20對華出口。
國產替代在加速
黃仁勳的中國行受到全球關注。當前,美國政府不斷強化限制,阻礙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導致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正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但在業內以及研究機構看來,隨着半導體國產替代加速,半導體產業鏈存在中長線投資機會。
美國單邊制裁的升級,實則暴露了美國對“中國芯”崛起的深層焦慮: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一季度中國進口集成電路1085億顆,同比下降10.2%,但同期半導體設備進口額卻逆勢增長18%。這種“芯片進口降、設備進口升”的剪刀差,揭示着中國正在構築自主產業鏈的深層佈局。
此前,4月11日,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通知,重新定義了“集成電路原產地”——以晶圓流片地而非設計或封裝地作爲認定標準。根據新規,在華流片的芯片即使採用海外IP,仍可享受“中國原產”待遇。這既規避了美國出口管制,又倒逼國際企業將先進產能向中國轉移。
海通國際分析師姚書橋認爲,在美新規之下,英偉達“架構降級+區域特供”模式面臨根本性危機,禁令將加速英偉達數據中心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退出。
毫無疑問,美國對中國科技持續封鎖,正在倒逼中國加快自主創新步伐,國產化進程在加速,而以半導體芯片爲代表的科技自主可控成爲資本市場最確定性主線。而國內芯片企業在設計、代工製造、封裝等環節具有成本優勢,有望重塑部分細分環節貿易格局,進一步提升國產替代份額。
當前,A股芯片板塊頻頻異動,規模居前的芯片ETF(159995)在過去10日裏漲幅10.72%,近2天主力資金連續流入1.42億元。近期,瑞芯微、韋爾股份、北方華創、先鋒精科、華海清科、華峯測控等業內公司披露業績數據,均取得大幅增長。如韋爾股份2024年實現淨利潤33.23億元,同比增長498.11%;瑞芯微2024年實現淨利潤5.95億元,同比增長341.01%。
私募機構世誠投資認爲,關稅戰本質是科技戰,AI與國產算力仍是未來主陣地。國產芯片、數據中心、半導體設備上游零部件是“卡脖子”關鍵,也是二級市場最大機會所在。
免責聲明:投資有風險,本文並非投資建議,以上內容不應被視為任何金融產品的購買或出售要約、建議或邀請,作者或其他用戶的任何相關討論、評論或帖子也不應被視為此類內容。本文僅供一般參考,不考慮您的個人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求。TTM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承擔任何責任或保證,投資者應自行研究並在投資前尋求專業建議。